广西高院发布漓江生态保护白皮书 司法守护漓江碧水青山

来源: 台海网
2024-05-31 02:56:45

  中新网桂林5月30日电(涂丽莎)5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在桂林市召开漓江环境资源执法司法保护工作会,发布了《漓江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白皮书(2021—2023年)》(以下简称“白皮书”)。

  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刘茂盛说,白皮书介绍了广西法院助力全方位提升漓江品质,保持漓江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的政策举措,展示了广西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在重点水域保护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和环境资源审判队伍精神风貌,公布了3个漓江流域司法保护案例、2个自治区水事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义芳在会上表示,近三年来,漓江环境资源执法司法保护联动机制不断健全与完善,“朋友圈”逐渐扩大,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更加顺畅密切。广西法院坚持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依法能动履职,探索“以全域保护为基础,运用穿透式审判,抓住漓江流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依法能动履职,系统化一体修复恢复生态环境”的水域司法保护模式,坚决当好守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的“二郎神”。

  漓江涉旅游开发流域长,案发多集中于动物、林木、山体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领域。广西法院聚焦全域保护,通过核心、源头及延伸区域的差异化分区管控,形成漓江生态环境和资源司法保护新格局。2021-2023年,桂林市人民法院 共受理涉漓江流域环境资源案件316件。

  据介绍,广西法院积极推进与检察、公安、行政执法机关协调联动,完善生态环境系统治理体系。依托“数字漓江-智慧执法司法”工作模式,打造“数字漓江”法院平台,建立完善信息共享、分析研判、线索移送、行刑衔接、生态修复联动执行、矛盾纠纷联调联解等工作机制。

  会上,桂林市漓江流域10个基层人民法院共同签署《漓江流域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协作框架协议》,广西法院坚持全域保护、保护优先、能动履职、信息共享原则,探索建立环境资源审判执行业务协助机制、协调联动和多元解纷协同工作机制、生态修复联合宣传协作机制,合力保护漓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为推动漓江流域上下游协作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完)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以四川绵竹、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木刻年画久负盛名。

  6.如何确定是否已将某位家人作为“家庭申请人”填报进入家庭申请中?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01/16/3523811479791402240.jpg" alt="" />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3月17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的讲话,用三个“最”字表明我国坚决打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战的决心和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新时代十年三件大事时也明确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姝认为,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应依据“最小干预原则”,保证本体和环境安全的原则积极做好环境风貌管控,选择的建筑形式、产业类型都应符合良渚文化艺术特质,打造景观要素、文化要素与良渚文化相匹配,体量、色彩与遗址环境风貌协调的良渚文化特色文化区域。建议重点打造一批能够突出文化底蕴、体现创新特色的文化交流平台,建设一批独特的城市文化体验中心,进一步打响面向未来的城市历史文化品牌。

冯欢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