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检方2023年批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162人

来源: 钱江晚报
2024-06-19 19:51:14

  中新网太原5月29日电 (刘小红 马华榕)记者29日从山西省人民检察院获悉,2023年,该省检察机关坚持多管齐下,全面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据悉,该省检察机关持续加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打击力度,批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162人,起诉1273人,依法严厉惩处,保持有力震慑。

  山西省人民检察院召开全省检察机关“深化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新闻发布会。会上,山西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宁建新通报了全省检察机关深化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工作情况。

  山西检方注重依法保障未成年被害人权益,用好“一站式”办案机制,在询问未成年被害人时,依法进行身体检查、调查取证,力争一次性完成,避免“二次伤害”。

  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山西检方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最大限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

  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山西检方综合考量涉罪未成年人的犯罪情节、社会危险性、帮教条件等因素,做到于法有据,宽严适当。对主观恶性不大、犯罪情节较轻,属于初犯、偶犯的未成年人,不批捕512人,不起诉623人。对于可能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有悔罪表现且符合法定条件的未成年人,依法适用附条件不起诉721人。对于主观恶性深、涉嫌严重犯罪、社会危害性大的未成年人,依法批捕597人、起诉780人。

  山西检方落实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别程序,用好社会调查制度,围绕涉罪未成年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开展社会调查3753人次;畅通法律援助渠道,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涉罪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1267人次;强化心理干预,针对涉罪未成年人心智还不成熟、人格尚未定型的特点,开展心理测试与疏导1019人次;严格执行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在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方面,山西检方加大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件的支持起诉力度,开展涉未成年人案件审判监督和执行活动监督;开展巡回检察、专项检察,常态化加强对看守所、未管所在押未成年人监管活动的监督保障。

  山西检方聚焦社会热点,深化食品药品安全、校园及周边安全、涉未成年人公共服务安全等重点领域检察监督,加强对违法接待、容留未成年人问题的治理,加大对违规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等行为的整治力度,办理涉未成年人行政公益诉讼案件590件,推动解决了一批涉及未成年人利益的难点、痛点问题。

  同时,山西检方坚持依法能动履职,促推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等“六大保护”协同发力,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完)

  “中拉国际写作行动”项目由智利聂鲁达基金会、智利作家协会、哥伦比亚麦德林国际诗歌节组委会、墨西哥城国际诗歌节组委会、委内瑞拉国际诗歌节组委会等15家机构联合发起,以及中国诗歌学会等中方机构联合发起,内容包括中拉国际诗歌双联赛、文学著作的翻译和出版,以及作家互访与交流等文化活动。该项目将于2023年全面开启,促进拉丁美洲与中国在文学、影视、艺术、体育等领域的合作交流,为中国与拉美文化交流建立起一座大容量、多元化的立体平台。

  四是近距离接触或者护理新冠感染者以及有新冠感染相关症状人员时。

<strong>民事公益诉讼案</strong>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22年5月、6月和11月,分别在涪江流域遂宁段和涪江流域绵阳段开展了旧石器考古专项调查,共发现20多处旧石器地点。调查发现手斧、手镐、重型刮削器等数百件典型石制品,并发现遗物丰富、地层堆积较好而面临被基本建设破坏的桃花河遗址。

  2022年7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桃花河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初步揭露了三期旧石器时代文化。三期文化自下而上,发展连续贯通,但又呈现出阶段性差异。三个文化期均发现各具特色的石制品密集区,多数石制品没有风化、磨蚀痕迹,有的石制品碎片可以成功拼合,初步表明遗址为原地埋藏,为讨论人类行为模式、遗址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提供了线索。

  在谈到2023年国家经济发展目标时,他表示,“本年度国家经济应实现至少4%的增长,这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同时,有必要加强落实经济数字化措施,整合信息系统,尽可能将公共服务转换为电子形式,并简化工作流程。他认为,确保经济可持续增长将成为进一步改善并提高公民福祉的重要因素。

梁柏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