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被逐一收割不如一同降息?专家支招:越多央行“抱团”越安全

来源: 中青在线
2024-06-06 13:59:01

财联社6月6日讯(编辑 潇湘)加拿大央行周三打响了G7国家降息的第一枪,而该行展露出的信心可能有助于向其他央行保证:它们也可以抢在美联储之前提前行动!

加拿大央行行长麦克勒姆(Tiff Macklem)周三明确表示,加拿大的利率政策不需要与其南方邻国(美国)步调一致,尽管这可能会给加元带来下行压力。这是一个大胆的信号——即便是对于这个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来说,利率分歧如今也已不是一个大问题。

目前,在美联储可能要到今年晚些时候才会“姗姗”启动降息周期的背景,更多的非美央行正在权衡是否能提前降息。欧洲央行预计将于周四降低利率,而瑞士央行和瑞典央行在更早前便已转向了宽松政策。

蒙特利尔银行首席经济学家Doug Porter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降息央行数量越多就越安全。

他表示,如果更多的央行一同降低借贷成本,那么汇率贬值压力集中在某个特定国家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Porter指出,“如果各国央行看到它们的同行正朝着这个方向前进,这就会给它们一些安慰,让它们相信自己并没有完全误读形势。我认为,这确实会让其他央行也更容易开始启动降息。”

不必看美联储脸色行事?

加拿大央行周三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75%,符合大多数市场人士和经济学家的普遍预期。不过,对于一位在早期经历了一些挫折后以谨慎著称的央行行长来说,麦克勒姆隔夜出人意料的鸽派态度,却显示出他已越来越有信心,并坚信抗通胀战役最凶险的时期已经过去。

麦克勒姆表示,如果物价压力继续降温,预期更多的降息是合理合据的——他还回击了有关加拿大央行政策正偏离美联储的问题。

当被问及“加拿大的政策利率目前比美联储基金利率上限低75个基点。这还能走多远?”时,麦克勒姆表示,“我不认为我们已经接近了极限。没有一条明确的线,从历史上看也有过相当长的分歧时期。”

无论如何,加拿大隔夜的行动已经表明,如果美国面临的大部分通胀主要是由其服务业和国内经济热火推动的,那么其他国家确实可以专注于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并调整货币政策。加拿大面临的情况就是:其国内经济运行表现要明显弱于美国。

加拿大央行高级副行长Carolyn Rogers稍早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从2021年开始,各国央行面临着类似的通胀压力,因为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和供应链问题导致各国央行的行动大体一致。

Rogers指出,“尽管我们在加息 过程中的相互协调这确实很有帮助,因为通胀的很大一部分是全球性的。但在降息过程中,由于每个经济体的运作方式略有不同,你会看到一些分歧,这也是合理的。”

展望后续,欧洲央行今晚也极大概率将启动本轮降息周期。不少分析人士还预计,将在两周后召开议息会议的英国央行,也可能将追随本周加拿大央行的脚步。

高盛分析师Cosimo Codacci-Pisanelli表示,回顾过去9次欧洲央行的降息周期,8次由美联储主导,虽然抢先降息可能会让欧元承压,推高进口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使通胀出现反弹风险,但这一次各国经济前景更为疲软,欧洲央行决策者有理由相信通胀已经得到控制。如果他们继续选择等待美联储,或许反而会使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

  通报提及,某保险公司业务总监、“保险黑产”犯罪团伙7人,在2020年4月至6月,收集并控制该公司新进保险业务员账号,并利用从他人处购买的包含保单号、投保日期、保险险种、保单金额、客户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内容的1万余条保单信息,冒充公司员工联系投保人,以“产品升级”“原保单全额退保”等为名,诱骗投保人将原保单退保后购买新保单,将新保单“挂单”在新进保险业务员账号下,获取公司支付给新进业务员的新人训练津贴、增员奖等额外奖励184.8万余元。

  舆论认为,中央社会工作部一正三副共4位部领导中,吴汉圣在党建、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方面经验对他执掌中央社会工作部大有裨益;此外,李文章、赵世堂和柳拯在国家信访局、国资委和民政部的历练有益于中央社会工作部未来的工作开展。

  “商业银行息差低于警戒线了,等存量按揭降息之后,银行压力更大。”某股份制银行资产负债部人士坦言,“5年期以上LPR保持不变,有助于商业银行稳定息差水平,保持利润合理增长,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持续性。”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在发挥LPR改革效能的同时,要持续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支持银行合理管控负债成本,增强金融持续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

  另外,今年以来,部分银行主动下调部分期限存款挂牌利率并同步下调内部利率授权上限,银行负债端成本持续改善,也为LPR下降创造了空间。

  小柯在进行鼻综合手术时,就遭遇了“翻车”:“我当时没有寻求父母的帮助,甚至也没有告诉几个朋友。”她一个人前往医疗机构抽血、化验、手术,最后签下了1.28万元、共24期的分期付款协议。“当时年纪小,不是很懂维权。我去咨询的时候,医生就忽悠我做价格比较高的。第一次没做好,假体在鼻子里歪掉了,去找他们就告诉我要等一段时间才能重新做,我不满意也没办法,结果一两年后我再去找,这家机构已经不在了。”

李钰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