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文创产业规模达2.34万亿元

来源: 上游新闻
2024-05-31 18:16:39

  中新社上海5月30日电 (记者 王笈)记者30日从2024年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工作会议上获悉,2023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规模达2.3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速7%,呈现回升向好态势。

  过去一年,上海文创消费市场持续活跃,文博演艺消费带动作用明显。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全市博物馆、美术馆举办展览超1400场,接待观众近3600万人次;全市共举办营业性演出超4.5万场,接待观众2000万人次,票房收入超33亿元。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等累计完成驻场演出超百场。

  网络文化产业高地建设提速增效。2 023年,上海全市网络游戏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450亿元,在全国占比超三分之一;网络文学产业销售收入逾100亿元;网络视听相关产业销售收入逾2200亿元,平台用户约5.1亿,覆盖全国近一半网民。

  该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今年约有八百多个项目申报,最终有126个项目获得了资助。截至目前基金已资助了四届文艺项目,今年《狂飙》的出圈也带火了基金。电视剧《狂飙》投入资金达上亿元,申请资金主要用于后期宣发。

  目前入围试点的10座城市,既有共性也各有所长,唯其如此,才能通过改革创新,发挥地方首创精神,在差异化试点中积累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对全国服务业开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服务业发展基础较好,区域和产业代表性较强,是这些试点城市共有的特征,而从这10座城市所肩负的试点任务看,又各有千秋。

  笑脸传媒自制剧负责人李丹蕾对长视频平台“去产能”体会颇深,首先体现在“过会”越来越难了。“过会”一般指的是长视频平台做头部重点项目,前期将锁定项目,通过平台的评估流程,进行资金和制作的介入。其次,“除了去年过会的项目很少之外,之前定制剧都会分头部项目和中腰部项目,现在只剩下头部项目。”李丹蕾提到,大部分中腰部项目得不到平台的支持,只能转去做分账剧,这意味着制作方自己承担风险,因此开机项目大量减少。

  为何要应用工业移动机器人呢?“在电厂,以往的高低压配电柜电路通断靠人工操作。因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必须两个人默契配合,一人读操作说明,另一人按步骤逐一操作,否则容易因操作不当造成灾难性人员伤亡事故。”关健说,机器人能够识别周围环境,将误差控制在±5毫米内,还可自主移动到配电柜正前方,自主判断开关旋钮位置,代替人工实现电路通断。

  ◎实习记者 裴宸纬

  “我从小就爱听戏,这些年,剧团既演传统折子戏,又排演了很多新戏,老戏新戏我都爱看,新戏还挺让人受教育呢!”家住剧团附近的老戏迷余国英说。

陈雅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