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企业如何做好“绿色引领”?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6-24 23:15:30

  中新网上海6月24日电(范宇斌 王月华)作为“淮海新天地沪港合作生态圈”成立后的系列项目之一,由上海海外联谊会指导,上海市黄浦海外联谊会、黄浦香港联会、沪港专业人士联会主办的“绿色引领,沪港共荣”——“淮海新天地企业ESG发展联盟”先锋沙龙22日在上海市黄浦区举行,推动企业共探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绿色低碳发展的创新路径和实践经验,更为沪港两地企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沪港携手,共探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近年来,ESG已成为全球投资的热点问题。ESG实践正成为沪港企业发展的新风尚,两地都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成功案例,这为如今的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沪港共荣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在合作共荣的发展中,企业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如何在全球化的竞争中保持生命力?如何让绿色发展理念真正融入企业发展中?这些问题都需要大家来思考。”沪港专业人士联会会长赵丽娟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凝聚共识,汇聚力量,肩负起绿色引领的责任,以创新为驱动,以合作为桥梁,不断探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共同推动沪港乃至全球的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业务总监彭峰带来“中国碳市场的建设与发展”的主旨演讲,从宏观层面解析了碳市场的功能和重要意义,也让大家意识到随着市场机制的日趋成熟和覆盖面不断扩大,未来中国碳市场将在引导产业绿色发展、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

  推动企业的绿色发展,除了建设碳市场,发展绿色金融也是所有支持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副行长胡萍分享了“做好世界连接器,助力发展可持续”的主旨演讲,结合渣打银行发展实际,特别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长三角一体化、绿色可持续金融、新经济行业等方面所作的探索与经验,给与会者参考和借鉴。

  尽管各国有着同样的绿色发展理念,但在标准和规则上却存在种种差异,仲裁是解决摩擦与争议的有效办法。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副秘书长、上海国际仲裁(香港)中心秘书长韩刚带来了“重塑价值:商事仲裁融合ESG的探索与实践”的主旨演讲,结合具体实际案例,为企业如何规避风险、更快更有效解决ESG类纠纷提供了新视野、新路径。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在上市企业ESG披露要求上一直走在前列。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环球上市服务部副总裁李闻涛在线分享了“香港ESG实践:出海企业及港交所上市企业须关注”。香港作为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长期以来是中资企业出海的“战略要地”。

  圆桌论坛环节围绕“ESG如何提升助力企业降本增值”的话题,来自中信证券、埃森哲、瑞安地产、上海证券、上海 简宽律师事务所的5位嘉宾从多个维度贡献睿智,助力企业在实现经济价值的同时,更好理解和应用ESG理念,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共同推动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ESG发展联盟,为沪港企业打造更紧密合作生态圈

  为促进沪港两地企业在ESG领域的合作共赢,今年4月上海市黄浦海外联谊会携手淮海中路街道成立“淮海新天地沪港合作生态圈”企业ESG发展联盟。该联盟由淮海新天地区域内多家跨国头部企业、重点港企、大型国企等共同发起成立,旨在推进ESG领域的信息公开、主题研讨、学术交流,为沪港企业、投资者和社会各界提供全面、准确的ESG信息服务等。

  该联盟作为ESG交流赋能平台,一方面,建立与区域内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另一方面,探索建立具有上海企业特点的ESG生态体系。活动现场,黄浦香港联会会长叶向德宣布,沪港专业人士联会正式加入“淮海新天地沪港合作生态圈”企业ESG发展联盟。

  据悉,今年下半年该联盟将举行一系列活动。例如,“ESG分享荟”活动将邀请到沪港两地企业分享其在ESG绿色低碳方面的具体实践经验和成果,激发更多企业积极参与ESG实践;“ESG实践派”活动将通过绿色公益,邀请企业负责人通过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理念。(完)

  例如,据云南网报道,在张水长的带领下,云南中烟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相继实施了“云南卷烟企业战略重组”“卷烟品牌发展战略”“原料差异化战略”等工作,使云南卷烟工业从2003年实现税利330亿元开始,到2008年连续5年实现了利税每年增长50亿元的巨大跨越。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丁邦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如果参考美国K-12基础教育阶段,其课程中会划分为社会科和科学,涉及人文地理的内容放在社会科,地球科学的知识放在科学。但在中国大陆,中小学阶段没有相应的课程设置。“因此,这涉及到整个课程体系的设置,牵一发而动全身。”丁邦平说。

  各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保障学生新冠病毒感染后身体康复以及运动恢复的时间,科学制定2023年体育中考实施方案,合理安排统一测试、缓考、补考的时间间隔。

  2022年9月26日,教育部官网官网公布了《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2482号(教育事业类247号)提案答复的函》,对委员提出的《关于将中学“地理”学科课程名称更名为“地球科学”的提案》作出答复。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再次建议,将中学地理课程升级为地球科学课程。周忠和认为,国内目前中学地理课程以传统地理知识为主,内容浅、课时少,“缺少地球科学整体视野,无法适应高等院校对地学人才早期培养的要求”。

  经综合研判,<strong>取消2023年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与健康考试(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测试)中必考类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200米游泳(泳姿不限)项目,相应成绩按满分15分计入学生体育中考成绩</strong>。抽考类和抽选考类项目按原公布项目进行,具体实施意见另行通知。

高思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