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 “极地课堂”走进西部高校开讲

来源: 九派新闻
2024-06-15 23:25:30

  中新网兰州6月14日电 (戴文昌)2024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13日,由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牵头组织的极地知识进校园进西部(甘肃)首站活动在兰州大学举行。

  兰州大学创建于1909年,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其前身是清末新政期间设立的甘肃法政学堂,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6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

  本次活动主题为“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探索自然奥秘、勇攀科学高峰”,旨在向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普及极地科学知识,宣传极地考察工作,强化社会公众极地意识,提升社会各界关注、支持和参与极地工作的热情。

  1984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登上“向阳红10号”远洋科考船从上海出发,奔赴南极去探索这块酷寒、偏僻,拒绝向人类展现自己真实容貌的神秘大陆。一转眼,时光的指针转动到2024年,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正式开站,被命名为秦岭站。

  长期以来,甘肃依托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围绕冰川冻土工程与寒区环境影响等开展科考研究和学术交流,取得系列科研成果。

  当日活动中,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围绕“认识极地”进行专题讲解。第40次南极考察队领队、“雪龙”2号船长、甘肃省参加极地考察的队员代表等分享了极地考察的科学知识和感人故事。

  中国南极中山站通过“极地课堂”首次以视频连线方式向现场观众讲解了极光等极地自然科学问题,考察队员与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同时,自然资源部还向参加活动的当地中小学赠送了极地科普图书,与会人员参观了极地知识图片展。

  本次活动由国家 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牵头组织,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兰州大学等单位共同参与举办。(完)

<strong>第二集《政治监督》</strong>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俊莲说,如今《甘肃蓝皮书》品牌效应日益显现,编撰种类不断拓展,社会影响力逐渐扩大,已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全面系统了解甘肃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一带一路”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以及甘肃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保护、乡村振兴、产业升级等领域的生动实践和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

  其实,在生态环境、城市面貌方面,无锡也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这里虽然产业发达、工厂林立,但其自然禀赋与人文底蕴与国内知名旅游城市相比,并不落下风。

  贺州市还享有粤港澳美丽“后花园”的美誉。彭代元表示,贺州市将以获评“中国温泉之城”、黄姚古镇景区升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推动文旅产业复苏提升。该市将深化与大湾区重点城市合作,联合桂林、肇庆谋划开展“粤桂画廊”系列文旅活动,积极引进大企业、大资本建设新的高端温泉项目,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康养旅游首选地。(完)

  内地与港澳之间的来往也将更为频繁。新政实施后,在香港、澳门国际机场转机/过境进入内地服务得到恢复,对香港、澳门来往内地航班客座率的限制也被取消,并将逐步有序增加航班数量。

  <strong></strong><strong>【增进互信 放眼新未来】</strong>

李建弘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