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800件海内外大学生艺术创意作品上海“争艳” 凸显“AI+艺术”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4-06-15 20:21:05

  中新网上海6月15日电 (记者 陈静)来自海内外多所高校大学生创作的800多件艺术创意优秀作品15日正在张江当代艺术馆内展出。

  这些作品都是第九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季推出的优秀作品。据悉,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创建的“汇创青春”文化创意品牌以“孵化创意梦想,搭建创业平台”为宗旨,助推高校“立德树人”文创教育成果与市场创新创意产业的无缝对接,服务大学生文化创意产业资源整合。

  据介绍,第九届“汇创青春”以“红色筑梦,青春创想”为主题,通过形式多样的青年大学生的文化创意作品展示和表演,彰显当代青年学子对城市文化等的创新性解读。自今年3月正式启动以来,在沪的十多所高校,分别承办了本届“汇创青春”九大类创意文化作品的分类征集及展示,包括环境设计类、互联网+文化创意类、数字媒体艺术等,吸引了来自海内外一百多所高校的学生积极参与,参赛人次达数十万,参赛作品逾八千件。

  据了解,本届“汇创青春”的作品凸显AI技术与艺术创作的深度融合,赋予艺术作品崭新的表达形式和深刻的科技人文内涵,丰富艺术内涵与外延。相关作品注重用创意创新成果助力智慧城市建设,并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艺术互鉴,促进文化的全球多元融合。上海市教委方面介绍,优秀作品汇展是“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季的“收官之举”,是从前期分类展示的八千余件作品中遴选出内涵丰富、创意独特的优秀作品进行集中展示。

  记者看到,在张江当代艺术馆的户外舞台上,服装设计类和戏剧舞蹈类优秀作品展演让在场观众直接感受艺术的魅力。艺术馆一楼展厅以视觉艺术、综合艺术、环境艺术、服装设计、产品设计等类别的大学生优秀作品为主,用绘画、雕塑、摄影、服装等多种艺术形式,诠释多元文化的艺术精粹。艺术馆二楼展厅汇集了海报设计、工艺美术、音乐戏剧、互联网+、数字文创等类别的精彩作品,用独特的视听语言传递艺术作品的丰富情感,推动科技元素与艺术创作深度融合,通过数字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创新应用为观众带来全新的互动体验。

  主办方表示,“汇创青春”活动不断打通“学生作品—孵化产品—文创商品 ”转化通道,实现“需求链—培养链—人才链—供应链”有机连接,对优化长三角文化创新创意产业发展生态环境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也为探索高校“立德树人”文创教育成果与市场创新创意产业无缝对接模式提供了创新平台。(完)

  为什么元宵节一定要看花灯?

  大寨村的变化得益于当地发展了旅游业。2003年,大寨村修通公路,金坑·大寨瑶族梯田景观区正式对外开放。传统的农耕方式和原生态的梯田景观让人流连忘返,独特的红瑶文化吸引着中外游客,村民们顺势吃上“旅游饭”,纷纷开起特色民宿、农家乐。

  瞄准企业家、农民工、技能人才等群体,山东探索推行“首席专家”“乡村振兴合伙人”等经验做法,打造“人才+项目+资金”新型人才引进模式,让各类优秀人才创业有机会、发展有空间。

  一部《茶馆》,每年上演是剧组的狂欢,也是观众的福利,然而今年的幸福来得有点突然,春节前开票前一日的官宣与《正红旗下》首演的喧嚣叠加在了一起,2月2日经典版《茶馆》的上演更是延续着众星云集的喜庆氛围。第726场“老裕泰”再开张,有茶正酽的浓郁,也有火候略有不同的新鲜。虽然连手握“变天账”的梁冠华也记不清这究竟是该版本的365场还是356场,但人艺的中生代们正向着老前辈写就的374场一路狂奔。本轮演出,将持续至2月12日(5日和9日休息)。

  新春开市后,每天下午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市场很大,顾客从一楼逛到四楼,到我们家一般是下午。”熟悉市场的王江峰受访时提到,为了吸引新老客户,今年他们专门推出3套系列新品,“正月里的订单数量相比去年增长20%至30%”。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新疆昌吉2月5日电(王小军梁宏涛)划旱船、扭秧歌、舞龙舞狮、黑走马、麦西来甫……2月5日,新疆昌吉市2023年元宵节社火表演巡游吸引了来自乡镇、街道8支社火代表队逾5000各族群众参加,喜迎元宵佳节的到来。

叶怡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