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加速绿色变革

来源: 美食天下
2024-06-01 20:00:44

  中国纺织行业以满足全国人民基本物质生活需要为起点,历经市场化改革与国际化竞争淬炼,逐步发展形成了全世界最为完备的产业体系,纤维加工总量及出口总额长期稳居全球首位,在国际纺织产业链分工和供应链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纤维加工总量达到5800万吨,占世界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化纤产量占世界的70%以上。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温室气体排放自2000年起随着行业快速发展逐步上升,而后进入平稳期。根据行业能源消费数据计算,2020年,全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2.09亿吨。从排放来源看,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于上游的材料制造加工端,包括纺织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占比低于10%。

  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温室气体年排放量约2.3亿吨。行业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量的2%,占全国工业碳排放量的2.8%。

  “纺织工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环境敏感型产业,推动纺织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对于培育新质生产力,落实双碳战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大意义。”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郑艳日前在北京举行的“2024气候创新·时尚峰会”上表示。

  “纺织行业的绿色发展已成气候。”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说,2021年,启动“时尚气候创新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一大批领军企业、优势集群推进落实减碳工作,共同为实现零碳产业的宏大愿景而努力。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行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一体发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卓有成效。

  “十三五”以来,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在节 能节水、污染防治、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目前部分纺织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工艺。

  “目前,纺织企业尚未完全摆脱高能耗、高排放的现状。为了降低纺织行业的碳排放,应从纺织纤维原料、分销消费过程、生产加工过程和废弃纺织品处理等方面着手,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现代纺织产业体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说。

  徐卫林表示,绿色低碳涉及纤维、纺纱和织造等纺织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发展新型绿色纤维材料,可以实现化学纤维原料逐步摆脱对石油的过度依赖,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我们需要大力推动纺织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提出,同时推进重大低碳技术、工艺、装备改造应用,以技术工艺革新、生产流程再造促进纺织行业减碳降碳。

  随着入住率增加,记者了解到,不少民宿和酒店从元旦起价格也有所上涨,有的民宿和酒店单日价格甚至上涨50%。“过年期间房间都是住满了,价格方面会在平常的1倍以上。”刘斯惟说。

  此外,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联合山西省气象局下发《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重要气象信息专报》,对13个运维单位发布雨雪冰冻蓝色预警,加强覆冰监测、强化覆冰特巡……确保山西电网和外送通道电力供应安全平稳。(完)

  美国“长臂管辖”,简单来说,就是美政府以美综合实力和金融霸权为后盾,根据本国法律,对他国实体和个人滥施“域外管辖”。这种“只要我满意”的霸道做法,美国屡试不爽,手还越伸越长:随意对他国实施关税惩罚的“301”措施早已被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裁定为违反国际法;抛出所谓“达马托法案”禁止外国公司对伊朗、利比亚能源产业进行投资……美国频繁对各国实施“长臂管辖”,用自己的“家规”取代普遍接受的国际法则。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而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源动力和主引擎。目前,制造业创新还是面临资金投入、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种种难题,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立,有助于克服这些难题,接上断点、打通堵点,占领制高点。未来,这些创新中心将继续根据国家重大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集合上下游各方力量,突破技术瓶颈,最终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央视网)

  现实中埋好的彩蛋,给了观众想象力起飞的平台。正如郭帆曾说的那样,科技进步为科幻文艺的传播和接受提供了现实依据。

  徐忠华认为,雕刻前的构思和设计是最为重要的,先构思、确定作品要表达的思想,在此过程中要考虑木材原本的造型、特点。随后,在保留其自然美的基础上设计具体造型,为其注入“灵魂”。

郑铭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