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欧盟出手了!

来源: 猫眼电影
2024-06-18 16:34:17

  文/李晓喻

  中国对欧盟出手了。

  17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自即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

  依法维权

  根据公告,商务部于6月6日收到中国畜牧业协会代表国内猪肉及猪副产品产业正式提交的反倾销调查申请,申请人请求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

  商务部称,根据申请人提供的证据和商务部的初步审查,申请人相关猪肉和猪副产品的合计产量符合相关规定。同时,申请书中包含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的反倾销调查立案所要求的内容及有关证据。因此,决定自2024年6月17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此次调查确定的倾销调查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在中欧电动汽车经贸摩擦持续背景下,中国对自欧盟进口猪肉及猪副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备受关注。

  此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曾表示,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规则,中国国内产业有权提起调查申请,维护正常市场竞争秩序和自身合法权利。对于国内产业提起的申请,调查机关将依法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调查机关将启动立案程序,依法对外披露和发布公告。

  欧盟相关行业面临“噩梦”?

  中国国内产业认为,欧盟生猪及猪肉行业得到了巨额支持和补贴,这使其能够保持低成本优势,在中国市场长期居于第一大进口来源。

  根据欧盟2023-2027年中期预算,欧盟直接支付给各成员国的农业补贴为1940亿欧元,年均388亿欧元,其中欧盟农业补贴的82%或都流向高排放畜牧业。

  如果中国真的裁定自欧盟进口猪肉及猪副产品存在倾销,并因此征收反倾销税,对欧盟相关行业来说将是不小的打击。

  中国是全球最大猪肉消费国,也是欧盟猪肉最大出口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至20 23年期间,中国自欧盟进口猪肉及猪副产品占中国同类产品总进口量的年均比例达54%,构成中国同类产品总进口量的主要部分。

  此外,2020年至2023年期间,中国自欧盟进口猪肉及猪副产品年平均数量高达225万吨,所占中国市场份额年均达3.37%。和国内单家企业平均市场份额0.02%左右相比,这个数字已经相当大。

  中国国内产业提交的反倾销调查申请书中写道,欧盟猪肉生产存在大量的过剩产能。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欧盟生猪出栏量占全球总的比重为18.22%,全球排名第二。2020—2023年期间,欧盟猪肉平均年产量达2265万吨,但同期欧盟内部的年均猪肉消费量仅有1839万吨,存在年均426万吨的过剩产能。

  如果缺少中国市场,这些过剩的猪肉产能将很难消化,欧盟相关行业从业者的收入也会大打折扣。

  欧洲行业高管和分析师普遍认为,若中国限制从欧洲进口猪肉,欧洲猪肉行业将面临“噩梦”。

  其中,作为欧盟内部对中国最主要的猪肉供应国,西班牙和法国受到的影响可能最为严重。

  西班牙每年向中国出口价值约15亿美元的猪肉。据外媒报道,法国猪肉行业协会Inaporc副主席蒂埃里·梅耶称,“没有中国市场,企业很难生存”。

  自1972年第一对中国大熊猫“康康”和“兰兰”旅居日本,日本便掀起了“大熊猫热”。上野动物园园长福田丰对澎湃新闻说,日本的大熊猫爱好者确实比较多,大熊猫除了外形体态可爱之外,从某种意义上说,似乎对外界毫无防备、无欲无求。即使是成年大熊猫,也有人类小孩的特征,这可能是很多日本人为之着迷的原因。

  这也是“一艘船拉动整个产业链”的生动体现。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补充,邮轮建造能为船舶修造、母港、零售等相关产业链带来 1∶14 的推动作用,甚至能带动酒店、娱乐等相关行业的转型升级。

  (十八)维护全球粮食和能源安全。加强行动协调,维护国际农产品贸易平稳运行,保障粮食生产和供应链畅通,避免将粮食安全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加强国际能源政策协调,为保障能源运输创造安全稳定环境,共同维护全球能源市场和能源价格稳定。

  1978年后,中国船舶工业通过引进技术、合作生产、设备进口等多种方式,在较短时间内快速缩短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按照“推船下海”的指示,在国内无路可走的中国船舶工业要去国际市场上寻找出路,问题是突破口在哪?

  “邮轮建造的功夫在造船技术之外,舾装和管理模式是关键。”陈斌毅解释说,邮轮设计建造复杂,需要的配套厂家多、建造周期长,各个环节协同并行的难度极高,欧洲很多船厂延续上百年,经过几代、十几代人,在经验、技术、管理模式和配套产业上的积累,不是在一朝一夕间能超越的。

  尽管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包括日本在内的多国科研人员都在为研究和保护大熊猫而努力,比如美国动物学家乔治·夏勒,这个名字在中国的大熊猫及野生动物保护界几乎无人不晓。1980年,他接受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委托来到中国参与“熊猫项目”,与熊猫专家胡锦矗等中国同事一起,在四川的深山竹林里进行了长达5年的熊猫研究,通过无线电监听、山林徒步,追踪和观察野外大熊猫,深入研究大熊猫吃过的笋和竹子。

张哲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