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专家学者齐聚《天工开物》成书地江西新余 探讨“天工文化”

来源: 人生五味
2024-06-06 10:56:53

  中新网新余12月19日电 (王剑)来自中央财经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南昌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等全国各地高校、智库的专家、学者,齐聚《天工开物》成书地——江西省新余市,围绕“天工文化”与文旅发展、工业设计、工匠精神等主题,展开探讨。

  《天工开物》系明代江西籍科学家宋应星所著,主要成书于其任江西袁州府分宜县(今新余市分宜县)教谕期间,是我国第一部农业及手工业生产的综合著作,其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围绕《天工开物》与文旅融合发展话题,江西省文化和旅游研究推广协会会长、南昌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虹建议,打造以《天工开物》为核心的文化名城标识体系,加强构建文化城市IP体系;深度开发文化产品,扩展多元化的文创产品开发;打造天工开物园,运用数字技术打造主题游乐项目。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认为,《天工开物》蕴含着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工业发展观,阐述了“法”“巧”“器”三者结合的工业思维,书中123幅插图是工业美学的体现。

  近年来,江西各地各部门着力挖掘、发扬天工文化。12月15日,由陆川担任总导演、以明代江西籍科学家宋应星著书为题材的舞台剧《天 工开物》举行开排仪式,该剧预计2024年5月首演。该剧以宋应星著书为题材,通过融合舞台、影像、科技等元素,力争呈现《天工开物》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装置之美、技术之美、工艺之美。(完)

  据武汉市汉阳区副区长王彬介绍,杨泗港都市T台原本是一座集装箱码头,曾见证了汉阳工业的发展历程和长江辉煌航运历史,通过此次改造,不仅实现了防洪能力的提升,更为民众提供了一处滨江大型公共休闲空间。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介绍,从全球看,奥密克戎变异株从发现以来1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发现进化出了750多种进化分支。截至1月10日,全球已发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重组体有72种,其中主要流行的就是XBB及其亚分支。这个变异株在一些国家的新冠病毒感染人群当中占比较高。XBB.1.5是XBB当中的1个亚分支,其传播优势进一步增加。截至1月12日,XBB.1.5已经在至少40个国家和地区当中监测发现。我国新冠病毒变异株监测数据显示,从去年12月1日到今年1月12日,仅监测到1例本土XBB变异株感染病例。同期,监测到XBB及其亚分支的输入病例有33例,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未来或后续一段时间,我国面临输入XBB及其亚分支的风险,引起本土关联病例风险较大。但就目前监测的数据来看,XBB并没有形成本土流行。

□ 本报记者   阮占江 帅标

  四是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上走在前。江苏人口密度大、能源消耗大、排放强度大、生态家底薄。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空间结构等优化调整,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美丽江苏,全面提升生态“含绿量”、增加发展“含金量”。

  陈佰山建议,林区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目前还存在基础薄弱,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还需在政策方案、发展基金、冷链物流、仓储设施等方面进行完善。(完)

  杨金凤说,也希望通过分享豆豆的故事,让更多有相似经历的家长看到,和家长们一起交流给孩子做康复的手法与心得,鼓舞这些家长,要相信自己的孩子。

林乃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