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名终末期肝包虫病患者从青海转诊抵京接受治疗

原标题:14名终末期肝包虫病患者从青海转诊抵京接受治疗

A片app,2021亚洲无矿砖专区-QSYIIz9Xn-14名终末期肝包虫病患者从青海转诊抵京接受治疗。

  中新社北京12月5日电 (徐雪莹 张杨彬)5日上午,来自青海省的14名终末期肝包虫病患者在家属等人陪同下,乘坐火车抵达北京西站,赴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接受诊疗。

  此次是在青海当地政府、卫健部门和医院的组织安排下,最大规模的一批肝包虫病患者转诊至京治疗。14名患者中,13名为藏族,最小的只有10岁,平均年龄尚不足30岁。他们经过青海省内层层筛查、评估,最终转诊至北京。医疗费用将在青海当地政府、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和北京同心共铸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通过减免、补助等形式获得帮助。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从事包虫病医疗扶贫已有10年。“30余次深入青海,青海已像我们的第二故乡。”董家鸿说。据悉,其牵头的中国包虫病防治联盟,在青海省各级政府组织支持下,围绕包虫病形成四级分层诊疗联动机制,常年有肝包虫病患者通过分级诊疗,经绿色通道转诊至北京。

  前往病房的电梯里,藏族少年索南仁青向身边的人热心讲解日常用语的藏汉翻译。一个月前,他在青海陪同弟弟接受董家鸿院士的包虫病手术治疗,在筛查诊断中发现自身亦患有同种疾病,且情况更为复杂,于是转诊至北京。“治好了就可以去很多地方玩了。”他笑着告诉中新社记者。

  来自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的21岁藏族姑娘木扎,发现患病时已得病很久。她表示,先前一度以为无法医治,这次能来北京接受专业治疗,非常开心。

  医院内已提前安置好干净整洁的病房,患者抵达即可先行入 住。可调节电动床榻、紧急呼叫器……医护人员为患者及陪护人员耐心讲解房间设

  从便利生活的塑料,到不可或缺的自来水,再到仿生超浸润界面化学;从五彩斑斓的光,到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再到光的能量与信息;从我们脚下的矿石,到巍峨的青藏高原,再到数十亿年的地球演化;从神奇的拓扑,到守护安全的密码,再到飞行器里的数学;从超音速飞行器,到中国空间站,再到太空科学实验。第三季《科学公开课》将以多学科领域丰富的课程内容,助力青少年学生进一步拓展科学视野,激发科学兴趣,提升综合素质,为校本教学体系提供有益补充。/index.html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伊春南岔区
阅读 ()
推荐阅读
免费获取
今日搜狐热点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