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瓦窑坡墓地青铜器亮相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

来源: 新浪新闻
2024-06-06 20:13:02

  中新网太原6月6日电 (记者 胡健)“万年永保”——隰县瓦窑坡墓地青铜器保护修复成果展于6日在山西太原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50余件经修复保护后的青铜器,展期半年。

  瓦窑坡墓地位于临汾市隰县县城西北3公里处的黄土塬上。2005年,考古人员对该墓地进行发掘,出土青铜器年代自春秋中期延续至战国早期,填补了山西地区春秋中期高等级铜器墓的空白。2011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临汾市博物馆及隰县文物旅游局联合对瓦窑坡墓地出土青铜器开始了保护修复、资料整理及考古研究。

  本次展览共分为妙手、慧眼、求索、秋实四个单元,选取瓦窑坡墓地出土的50余件精美青铜器,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和“多学科领域协同攻关”的发展理念,全面展示青铜器的保护修复、科学研究和取得的学术成果,在延长文物寿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揭示、保护及保存了文物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信息,为考古学、技术史、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和博物馆展陈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此次展览对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多样化发展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也是太原市打造“博物馆之城”的体现,通过丰富的展览,让文物真正地“活起来”。

  本次展览由太原市 文物局、中共隰县县委、隰县人民政府、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主办,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临汾市博物馆、隰县文化和旅游局、隰县博物馆等单位承办。(完)

但是看到她安然无恙后

  本报北京1月2日电 (记者汪文正)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总结2022年及党的十九大以来财政工作,研究部署2023年财政工作。

  在窦玉明看来,个人养老金事业发展壮大不仅要提供丰富的产品,更关键的是要把投资顾问环节做好,产品日常的投资管理也不能“走样”。金融机构要让产品风格更加稳定,投资业绩更加可预期,减少对基金经理个人能力的依赖,更加强调团队建设和平台支持。

  在COP27期间,中国正式提交《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进展报告(2022)》,讲述应对气候变化的顶层设计,总结在工业等重点领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的新进展,以及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的新成效。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降低3.8%,比2005年累计下降50.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6.6%,单位GDP煤炭消耗显著降低。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03/68/8687666589533736156.jpg" alt="" />

  崔洪建表示,目前来看,从扎波罗热核电站到黑海粮食出口协议,国际社会的关注和介入程度越来越高,对乌克兰危机尽快转向外交谈判方向解决的期待和呼声也在增大。

陈佳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