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梦想发廊沪上十年 折射出城市的温暖与活力

来源: 砍柴网
2024-05-31 06:23:57

郭晶晶近况曝光,真没想到…内蒙古人大鸡巴插入大阴户毛茸茸,

  这是位于上海虹口区的一条普通街道。十年前,我们在这里结识了一个来自异乡的家庭。霓虹流转,带走光阴,染上白发。

  来自四川农村的王念超和李正维夫妇在上海打拼了整整十年之后,终于盘下了这间小发廊,把一直寄养在乡下爷爷奶奶身边的儿子小毅星接到了上海。

  现在的毅星已经成了一个二十岁的小伙子。看到今天的儿子,毅星妈妈笑得合不拢嘴,一直说当年把儿子接到身边是做得最正确的决定。来到爸妈身边之后,小毅星一天天地解放天性,也感受到父母加倍的爱。享受上海为流动儿童提供的公共教育服务,他在虹口区的公办学校里读完了中小学,进入一所职业学校学习航空维修,已经被本地一家高端制造企业录用。

  王毅星:我爸他是怎么都闲不下来,他感觉是休息不了一点那种,比如说带他去看电影,他觉得没什么意思,还不如工作。比如说要出去去哪旅游,他觉得旅游太累了,还不如上班,他就有这种思想。

  就是靠着一把梳子和一把剪刀,靠着一年365天除了装修改造和回老家过年、全年无休地辛苦打拼,一家人在上海扎下根来。十多年来,毅星爸妈每天都要忙上十几个小时。

  小理发馆从每天上午十点开始营业,到晚上最后一个客人离开才自然闭店。尽管常年如此忙碌,毅星爸妈却在店门口贴上了“佛系店主”的告示。

  王念超:十多年来,我们的经营方式就是不会去让客人(多)消费什么项目,比如说他剪发就剪发、洗头就洗头、烫发就烫发,不会说他来了以后盯着他的口袋,让他消费其他项目,我们从来没有这样做,我目标也是比较明确,就是把头给他剪好。

  毅星妈妈告诉我们,这间小发廊属于个体经营,按照上 海市的政策不需要缴什么税,所以多年来他们也尽可能保持平价,只求用实实在在的手艺和价格,服务好十年间已经离不开他们的老顾客和老街坊。

  当年,一扇门把这间发廊隔成了两个世界,门外边是花了几万元装修出来的摩登、光鲜的店面,门里边是一家三口吃饭和睡觉的地方。而现在,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房子,房子不大,但足以开启一家人的下一个梦想。普通人的梦想虽然平凡,但每一个梦想的实现都来自问心无愧的努力。

  记者:你的梦想是啥?

发布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