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气象台:长江中下游强降雨频繁 防汛关键期开启

来源: 三九养生堂
2024-06-20 16:39:01

转自:中央气象台

气象部门提醒,近期南方地区降雨频繁、雨量偏多,尤其是贵州、广西等地叠加前期强降雨,致灾风险极高。

中央气象台预计,6月20日至22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强降雨仍较为集中,将进入防汛关键时期。今明两天,华北、东北等地多雷雨,需警惕强对流天气。

气象卫星监测显示,随着南方主雨带东段北抬,从昨天起,长江中下游一带的降雨天气逐步增多。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以及广西、贵州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安徽芜湖、浙江杭州、江西上饶、湖南长沙等地局地出现大暴雨。

今天,重庆、贵州等地部分地区雨势较大。今天至24日,黄淮南部、江淮、江汉、江南北部、西南地区等地自北向南先后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局地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此外,今明两天,受高空槽东移影响,华北、东北等地仍多雷雨,需警惕强对流天气。

今天,南方地区降雨将有所减弱,暴雨区较为分散,预计重庆、贵州、湖南、湖北、河南、安徽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重庆、贵州等地局地有100~120毫米的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近期持续受强降雨影响的广西北部,今天起降雨会明显减弱。但是从明天开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雨又将发展增强。预计21日至24日,黄淮、江汉、江淮、江南以及贵州、云南等地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上述地区累计降水量有40~100毫米,部分地区120~180毫米,局地可达200~300毫米。

气象部门提醒,近期南方地区降雨频繁、雨量偏多,尤其是贵州、广西等地叠加前期强降雨,致灾风险极高,需加强防范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等次生 灾害。此外,长江中下游将进入防汛关键时期,需加强流域防汛工作。

梅雨季:降水集中 雨量大 日照时数少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已从6月17日开始,较常年偏晚3天;江淮地区在6月19日入梅,较常年偏早4天。“入梅”的标准是什么?梅雨季的特点又是什么呢?

一般在每年的6至7月间,我国江南、长江中下游以及江淮等地区,都会迎来较长时间的阴雨天气,被称为“梅雨”。梅雨季开始之日叫做“入梅”,结束之日叫做“出梅”。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每年会依据国家标准《梅雨监测指标》,开展梅雨实时监测业务,而梅雨监测区域分为江南区、长江中下游区、江淮区等三个区域。我国的梅雨主要分布在江淮流域,西起湖北宜昌,东至华东沿海,涉及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区。梅雨,是东亚夏季风向北阶段性推进的独特产物,是东亚地区独有的天气气候现象,梅雨季也是我国季风性降水最为显著的季节。

梅雨季节的气候特点,表现为降水集中、雨量大、日照时数少等。江淮流域常年平均梅雨量达300多毫米,可占年降水量的30%到40%。我国梅雨季节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区域性特点较为明显。1951年至2021年,我国梅雨季降水量具有明显年际波动和年代际变化特征,20世纪90年代,降水量以偏多为主,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20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前十年,降水量偏少。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梅雨期间的天气变得更加不稳定并伴有一定极端性。气象数据显示,长江中下游梅雨季的无雨日数、降水强度、极端降水事件的频次和强度,均呈现增加趋势,其中降水强度增加趋势最为明显。

  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北京市进一步优化了社保经办服务。享受2022年度缓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的参保单位,可申请延长补缴时间至2023年底。参保单位可以结合自身需求,自主选择不定期、逐月、分期补缴三种方式之一,进一步减缓企业压力,并通过咨询热线电话为缓缴企业提供政策指导和问题解答,确保惠企政策应知尽知。

  医保基金使用安全涉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医疗保障制度健康持续发展。2021年1月15日,《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正式颁发,解决了此前基金监管面临如何依法行政、科学执法的问题,以及监督检查程序和措施缺少明确规定,各地标准不尽统一,处罚时自由裁量权较大等问题。

  房企持续两年的降杠杆大潮,或许将面临轻微调整。

  为方便广大旅客出行,中国国内各机场乘坐南方航空航班经长沙机场中转至香港的旅客,可在长沙机场享受免费餐食、住宿等“经长飞”中转服务。

  <strong>1月16日08时至17日08时,</strong>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西藏东部、青海东部、湖北西南部、四川盆地东部、重庆、贵州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西藏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雪。浙江南部、福建北部、海南岛东北部、台湾岛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雨。青海南部、甘肃河西等地部分地区有6~7级风(见图1)。

  大兴区全部21个“务工人员之家”已为来京务工人员提供就业、政策咨询、休憩歇脚、健康监测等暖心服务500余人次,服务务工人员在京稳定就业。

林政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