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空出动:深中通道上演“紧急救援”演练

来源: 看看新闻网网
2024-06-15 00:55:41

  中新网广州6月13日电 (蔡敏婕 岳路建)13日,一架红白蓝涂装的直升机降落在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停机坪上,随后两辆救护车呼啸而至,将“重伤人员”安置在机舱担架上。旋即,直升机腾空而起,将“伤员”转送医院......

  当天,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会同省交通运输厅、省应急管理厅、省公安厅、省消防救援总队,以及深圳和中山市相关部门,在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内联合举行“守护生命通道·2024”综合应急演练。演练模拟深中通道在通车状态下,一辆货车在隧道内因刹车制动失效,连续碰撞满载30多人的大客车和多辆小轿车,并引发火灾,造成多人受伤被困,两百多名司乘人员急需疏散转移的复杂情况。

  演练设应急响应、现场处置、恢复与终止3个阶段,包括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启动响应、交通管控、人员疏散、消防应急救援、现场急救、现场清理、安全评估等12个科目。

  “各小组注意,现启动隧道火灾一级响应,请根据预案开展行动。”总指挥一声令下,项目多方应急联动机制快速响应,交警与路政在深圳、中山两侧相邻路段及所辖收费站实施临时交通管制,并组成第一救援梯队迅速抵达、封控事故现场、上报相关信息,引导司乘通过中管廊疏散至已交通管制的对向车道,将轻伤人员送往就近医院治疗。

  同时,监控中心开启隧道内喷淋系统、横向排烟风机,将隧道两侧的智能灯带转成红色警示提醒,智能巡检机器人通过语音广播指引人员疏散,并且不断将现场情况实时传送回监控中心。

  随即,由路政、消防等组成的第二救援梯队从深圳侧东人工岛进入隧道灭火,营救并疏散客车被困人员。紧接着,急救、养护、拯救等组成的第三救援梯队抵达开展救援,救护车将重伤人员转运至西人工岛,通过直升机、救生艇等送往医院。突发事件现场救援完毕后,各专业队伍及时完成事故现场勘验及路面清理,有序恢复道路通行。历经约2小时,演练完成。

  深中通道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全长约24公里,是世界级的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全长6845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宽的海底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海底沉管隧道最深处位于水下40米,有6公里长纵坡,且无应急车道、无港湾式停车带、无车行掉头通道,一旦发生事故,救援难度大、危险系数高、救援技术要求高。

  “与建设期应急演练不同,运营期应急演练更突出多维度联合救援行动,各方出动了消防车、救护车、直升机、救生艇等多种应急救援装备,除陆地转运伤员外,还开辟了空中救援和海上救援通道,在极端情况下,可以赢得宝贵的黄金救援时间。”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张长亮介绍,海陆空立体救援模式的有效配合,提升了救援效率。

  目前,深中通道监控中心已开始24小时值班,路政按预定线路有 序展开巡查,相关设备、系统正进一步联调联试,为项目通车营运作好充分准备。(完)

  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编列火车北站扩能改造配套工程、东西城市轴线(东段)、成自铁路天府站及配套综合交通枢纽等项目62个。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2022年我国乡村产业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乡村特色产业集聚发展迅猛。

  新型基础设施方面,编列高新区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准环对称仿星器等项目19个。

  对几年来首次享受不受限制返乡之旅的人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团聚。来自浙江省温州市的凯瑟琳·周说:“我正用这个春节弥补过去3年来错过的所有团聚。”(作者Jinshan Hong等)

  上海市场监管部门称,2023年,将更加注重提升数字治理能级、更加注重围绕市场主体需求施策,更加注重高质量监管,为上海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注入市场监管新动能。

  宋庆龄同志率先垂范、为国为民,积极参与人民政协的创建和履职工作。人民政协的创建与宋庆龄同志的名字紧密相联。新中国建立前夕,中共中央就诚邀宋庆龄同志由沪北上参加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毛泽东、周恩来同志在邀请电报中说:“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1949年8月,宋庆龄同志由邓颖超同志等陪同抵达北平,在前门车站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和民主党派负责人迎接,以特邀代表的身份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她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跃进,一个建设的巨力,一个新中国的诞生!”“让我们现在就着手工作,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与富强的新中国,和全世界的人民联合起来,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1954年12月,宋庆龄同志在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上当选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任职期间,她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人民政协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坚持团结和民主,积极引导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切实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作用,为人民政协事业蓬勃发展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她不辞辛劳,奔走城乡,访问工人、农民,阅读报告材料,听取工作汇报,了解到许多具体情况,指出中国“面临着巨大的任务,就是迅速发展我们的国民经济,首先是发展我们的民族工业,以及消除殖民主义造成的经济上停滞落后的状况,以使我们人民能够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享受幸福生活”,提出中国“广大、分散、原始的”农业必须现代化,“‘半殖民地地位的’工业必须转变为独立自主、生产多样化、机械化的现代工业,‘为数少得可怜的’技术人员必须增多”等建议。她关注新中国妇女的健康、福利以及在政治、社会和教育上的进步,关怀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成长,围绕相关问题提出许多真知灼见。她积极开展人民外交,对外广泛宣传中国的政治制度、政策主张,以高超的外交艺术推动国际社会正确了解新中国,架设起中国人民通往世界各国的友谊桥梁。

黄洁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