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国民小吃”出山又出海,推动两岸融合高质量发展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6-20 00:44:24

  中新网三明12月13日电 (记者 雷朝良)初冬时节,暖阳高照,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夏茂镇,穿过绿树掩映的木质廊桥“龙凤桥”,就到了“沙县小吃第一村”俞邦村。这里的古樟树群、小吃民俗馆、生态旅游慢道等景点,不时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前来打卡拍照。

  “我们做的扁肉选的都是上好的后腿肉,再放木砧板上手工敲2000多下,客人吃起来会更劲道。”俞和传今年72岁,是俞邦村最早一批从事沙县小吃的村民之一。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老俞一家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先后在福州、泉州、天津、安徽等地经营沙县小吃。如今,他的两个儿子已分别扎根安徽、湖南发展沙县小吃。自己两夫妻则回到老家,当起了沙县小吃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沙县小吃是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之一,共有240多个品种。俞邦村是沙县小吃的发源地,在村里的沙县小吃记忆馆内,详细记载了这个“国民小吃”的发展历程。过去30年,沙县小吃走出山门,走向市场,成长为特色富民产业。目前,沙县小吃遍布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全 国沙县小吃门店超8.8万家,连锁标准店3900多家,年产值超500亿元,带动就业30多万人。

  俞邦村党支部书记张昌松介绍,俞邦村辖4个自然村,共309户1112人,全村超过80%的劳动力分布在全国,从事小吃产业。“他们赚了钱回来,不仅在家盖起楼房,还在城里买了商品房。”

  如今,沙县小吃产业园已聚集小吃速冻品、半成品、酱料包等产业上下游的24家企业,每天有数十吨产品通过冷链网格配送至全国各地,年产值超3亿元,二产集群不断壮大;总投资12.15亿元的沙县小吃三产融合示范园项目加紧推进,投用后,全年预计可新增产值15亿元以上;抢抓沪(上海)明(三明)对口合作机遇,在上海发展加盟店300余家,上海首家沙县小吃高校档口正式营业,33款农特产品登陆阳普生鲜等平台……

  前不久,2023年沙县小吃旅游文化节暨海峡两岸美食节在沙县开幕,活动现场人头攒动,两岸美食荟萃,令人口舌生津。沙县小吃已成为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平台。

  “沙县小吃于2010年首次登陆台湾后,与台湾餐饮界的合作越来越广。”据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乔杰介绍,目前沙县小吃在台湾地区开设分店10余家,两地开展节会、小吃文化交流活动20余次,台胞台企在沙县投资经营台湾美食、现代农业等项目20余个。

  近年来,沙县区政府抢抓三明建设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机遇,积极促进两岸融合发展。2023年以来,当地开展闽台龙舟邀请赛、海峡两岸篮球邀请赛、海峡两岸首届消防救援融合发展研讨会、“中国(沙县)小吃旅游文化节暨海峡两岸美食节”等活动(赛事)10余场。着力打造沙县闽台美食广场、台湾士林夜市·沙县美食街、海峡两岸小吃文化展示馆、海峡两岸茶席美学馆等系列文化展示交流载体,持续推进海峡两岸小吃文体交流和农产品原料产业、食疗产业融合发展。

  沙县区委统战部部长王仁伟表示,将充分发挥沙县小吃作为“国民小吃”在两岸民众情感认同和文化归属上的独特作用,以沙县小吃为媒,织密民间交流网络,促进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高质量发展。(完)

  将进一步完善

  2012年东北大学博士毕业后,李晓丹选择了沈飞。“前不久在东北大学校招,演讲台的大背景就是一架一飞冲天的战斗机。”李晓丹翻出手机上的照片说,她希望能有更多的学弟学妹投身祖国的航空事业。“看着飞机飞上蓝天,我就心满意足了。”李晓丹说。

  浙江省东阳市由4家县级公立医院牵头,分别对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4个卫生服务站进行托管,形成涵盖全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的共同体。市级牵头医院的医生定期到基层出门诊、查房、带教,对基层医生进行规范化培训。前段时间,77岁的村民包春香突发心梗,被送到镇卫生院,经过急救团队近半个小时的抢救,病情稳定后,转到东阳市人民医院做了心脏搭桥手术。

  新一年,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为各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吉林今年重点培育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现代汽车产业生态,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福建在新型显示产业规模上居全国前列,春节后,福州引进的超宽幅偏光片项目顺利投产,可供应超大尺寸8K超高清显示屏使用,产业链得到完善。今年,福建还将进一步补链、强链,在福州、厦门、莆田等地打造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

  这与五百年来,婺剧薪火相传的历程何其相似。20世纪90年代,浙江婺剧院因负债常被停水停电,一年不足30场演出,不少演员或辞职或想办法调离剧团。直到1998年,剧团领导层“换血”开启改革,通过市场化运作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等,逐步走向振兴。近年来,婺剧在国家支持下知名度不断提升。浙婺演员5次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出足迹遍及中国国内城乡以及49个国家和地区,每年演出达500多场,深受海内外观众的喜爱,形成了享誉戏剧界的“浙婺现象”。

那必须得提名新会古井。

詹梦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