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华为影像品牌之夜:共创温暖的世界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24-05-24 01:50:11

  5月22日,华为在上海油罐艺术中心举办“2024华为影像品牌之夜”活动。华为终端BG CEO何刚,华为终端BG CTO李小龙,第九届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陈小波,电影摄影师、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副会长赵小丁等多位嘉宾齐聚现场,共同探讨移动影像的未来发展。活动中,华为发布了其在移动影像领域下一个十年计划——华为影像XMAGE共创计划。

  华为终端BG CEO何刚表示:“相比近200年的摄影历史,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影像还 处于发展初期,作为该领域的探索者和引领者,华为影像XMAGE邀您一道,打造影像的未来、见证影像的力量!”

  华为影像XMAGE,从技术到风格的独特优势

  自2022年发布以来,华为影像XMAGE以“光机电算”为技术底座,塑造了富有真实感、沁润感、通透感、呼吸感的影像风格;同时,以极致影像技术和体验,激发消费者的想象力、创造力、鉴赏力,让手机影像不仅仅用于记录当下,更呈现创作者的思考和情感,传递超越表象的影像力量。

  XMAGE通过大光圈超行程长焦、可变光圈和超大光圈等多项行业首创技术,不断攀登移动影像行业新高度。今年4月,华为Pura 70系列作为华为影像的巅峰之作先锋上市,凭借风驰闪拍、长焦微距、真实感人像等强大功能,赢得了媒体、专业机构以及消费者的广泛赞誉。

  此外,活动现场还展出了两周前在迪拜盛大开幕的“温暖的世界”XMAGE全球巡展精选作品。这些影像作品从超过400万张华为手机用户拍摄的照片中遴选,跨越170个国家与地区,以不同的视角和风格,诠释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为嘉宾们呈现了一场影像盛宴,传递温暖的力量。

  面向未来,共创移动影像新篇章

  品牌之夜活动上,“华为影像XMAGE共创计划”正式发布,旨在从技术创新和文化建设,持续推动移动影像发展。一方面,华为将邀请行业专家、权威机构和创作者,共同担任“华为影像顾问”,与XMAGE研发团队深度共创;另一方面,华为将持续投入移动影像文化建设,坚持举办全球比赛和巡展,定期输出移动影像趋势报告,以行摄、圆桌、大师班等多种方式推广影像文化,鼓励更多用户对影像进行长期关注。何刚表示:“通过融合科技与艺术的力量推动创新,我们希望把XMAGE打造为一眼即识的影像标志!”

  李小龙在活动中就XMAGE的未来发展,发布了“十大影像趋势”:影像系统小型化;拍得到与拍得清完美结合;暗拍和长焦突破画质边界;所见即所得;沉浸式的动态影像;专属影像风格;基于鸿蒙的个性化内容创作平台;AI与大模型加持的影像创作;多摄多模态;端云协同。他表示:“面向未来,XMAGE将结合软硬芯云,以十大趋势构筑未来影像力量。”

  活动期间,多位文化和艺术界的领军人物、顶级摄影师、创作者代表分享了他们对移动影像发展的深入见解。

  陈小波表示:“十余年间,我看到手持华为手机的摄影者,在科技的支撑下,不断进行‘边界探索’,让那些不常见的景象、痕迹与深藏内心的感情,得以展现在我们面前。”

  赵小丁在现场分享了使用华为手机拍摄“瞬间美学”的故事。他表示,手机是他在电影前期堪景和电影拍摄中的重要工具,在与冯小刚合作的电视剧《北辙南辕》中,透过拉丝玻璃,用华为Mate 30 RS保时捷版拍出来的人像,面部呈像有一种独特的立体感,包括一些高光的部分,也呈现了出特殊的层次和氛围。这张照片当时在美国的电影摄影师杂志的照片征集活动中也获了奖。

  赵小丁表示,这次华为Pura 70 Ultra的超高速风驰闪拍功能给了他很大惊喜,甚至能拍到舞蹈演员快速运动下的发丝和神态中透露出的力量感。技术的升级,就是让“瞬间美学”回归大众、回归生活,让更多人可以记录下属于自己的瞬间美学作品,甚至进行电影作品创作。

  作为全球移动影像的引领者和推广者,华为历经十余年的深耕与积累,在技术创新上不断迭代跃迁,持续拓展移动影像的边界,在文化建设上,通过持续举办全球影展、大赛、社区活动等方式,积极推动移动影像全球传播,助力移动影像行业持续变革。

  面向未来十年,华为将继续打造“有温度的品牌”,融合科技与艺术的力量,引领移动影像行业的繁荣与进步,开启全新的影像时代。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本次招聘会上,来自四川的十多家企业也参与其中。此外,成渝两地人社部门还将协同一致,在重庆潼南、大足、四川广安等地组织专场招聘会,提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相关岗位15万个。

  “三生万物”之后,《道德经》紧接着指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黄帝内经》也说,“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万物尽从三气而生”。正是基于“和”的哲学理念,三兔才能共耳共生。这种“共生”创作理念与技巧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一脉,例如战国铜敦盖上的三兽纹、汉代瓦当上的三雁纹等,民间至今还有喜闻乐见的“一团和气”“四喜铜娃”“六子争头”等。和合团结是生生不息之基,是促成“一二三”转变为“无穷”的关键。

  本届“云联欢”由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华海外联谊会主办。(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记者 李庭耀

  在建湖,杂技不是关起门的艺术,始终与民众“零距离”。在县城希望广场、市民广场等处,每周末晨练的人群中经常活跃着杂技团演员的身影,他们不仅为市民演示动作技巧,还乐于和一些“民间高手”切磋技艺。在全县53所学校,杂技教练和优秀演员深入课堂,为学生讲解杂技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基础技术技巧的辅导,每年累计达30课时;杂技团还与湖阳路小学等8所学校在校园内共建非遗杂技艺术长廊,图文并茂地普及杂技知识和基础技术动作演示等。“建湖杂技传承基地”在周末及节假日对外开放,吸引不少杂技“粉丝”前来参观、体验,了解杂技人的台前幕后。在“线上舞台”,江苏省杂技团举办或承办的演艺活动进行网络直播,同时将一些精品剧目、节目放到公共文化云上进行推广展示。

  尽管如此,当时它就曾斩获第七届全国杂技比赛文华奖创作金奖、第九届武汉光谷杯国际杂技大赛金奖、第四届俄罗斯伊热夫斯克国际马戏大赛银奖。

刘玮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