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青在辽宁:心安之处是家乡

来源: 驱动之家
2024-06-11 06:06:14

  中新网沈阳6月10日电 (李晛)“心安之处是家乡,铁岭是我的第二故乡。”台湾青年刘敏川近日很忙碌,他正准备接待从台湾到大陆的朋友。

  2024年,是刘敏川一家在大陆发展的第13个年头。刘敏川告诉记者,他的大女儿毕业后选择在大陆工作,二儿子就读于一所知名985院校。大陆的飞速发展,让孩子们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总是邀请亲戚、朋友到大陆来看一看,越过海峡亲眼所见才会知道究竟有多好。”刘敏川如是说。

  随着两岸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入,如今越来越多的台青同刘敏川一样跨越海峡,在大陆打拼事业、创业安家,在辽宁就有这样一群人书写着生动温暖的两岸故事。

  爱的指引 他乡变故乡

  2012年,来自台湾桃园的徐启翔与沈阳姑娘喜结连理。2014年,作为“沈阳女婿”的徐启翔开始在沈阳创业。10年来,徐启翔见证了沈阳的飞速发展,也成为沈阳建设发展的重要参与者。由他创办的河马儿科帮助孩子享有安全用药和不过度诊疗的服务,5年间惠及6万余儿童健康成长。“沈阳人热情,有很强的包容性。”徐启翔表示,沈阳自带诙谐气息的文化氛围,多元的行业生态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他选择扎根沈阳的重要因素。

  “来到鞍山,我不仅找到了事业,更收获了爱情。”从初来乍到的台青,到扎根钢都的“鞍山女婿”,王晧玮对自己在鞍山的经历有着别样的感慨。

  2023年,任职于台资企业中橡(鞍山)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的王晧玮与鞍山籍妻子结缘。从此,他对这座城市的依恋更加深厚。“岳母亲手包的饺子,姥姥做的铁锅炖,还有白菜炖豆腐、土豆炖牛肉......”浓缩亲情的东北菜让王晧玮“爱不释嘴”。王晧玮表示,在这个充满爱的城市,对工作的热爱、亲人的关爱、朋友的友爱是他的人生导航,他将继续在鞍山逐梦,也希望更多的台湾年轻人来大陆生活。

  台青卢佳瑜同样因为爱选择了鞍山,凭借对餐饮特有的感悟和研究,她所创办的小店深受当地人青睐。“大陆的创业机会多,扶持政策也很多,是个值得年轻人奋斗的地方。”卢佳瑜说,她和丈夫约定,要携手走遍祖国的每一座高山,每一条大河。

  与许多台青不同,高尚是一位来自台湾桃园的“东北人”。高尚出生在辽宁省凌源市,他的爷爷是台湾桃园人。他17岁随爷爷回到台湾生活,后经朋友介绍结识了辽宁省盖州市的姑娘并相爱。

  2015年,高尚携妻子回到大连,也将地道的台湾味道带回了大陆。高尚在大连、盘锦等地创办的台湾美食连锁店已达20余家,不仅“吃货”粉丝众多,也成为在辽打拼台青的“食堂”。

  除了餐饮店的老板,高尚也担任大连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青委会主委。闲暇之余,他积极联系就业创业的台青,为他们介绍祖国大陆的人才政策和惠台政策,引导和帮助他们在大陆找到适合自己的奋斗方向。他常以“学长”身份积极参加两岸青年交流活动,分享创业心得和生活感悟。高尚表示,他将做好台青“登陆”的引路人,让更多台青在辽宁安居乐业,落地生根。

  新媒体为桥两岸共交融

  随着短视频博主和“网红”们的广泛宣传,大陆的独特魅力和发展机遇开始为台青们所熟知,这些平台不仅是他们获取信息、分享生活的重要渠道,更成了两岸青年相互理解、交融的新桥梁。

  台青孙子芸在日本留学时,结识了很多来自东北沈阳的同学,受同学影响她对沈阳产生了浓厚兴趣。毕业后孙子芸就职于沈阳一家户外企业,从事产品策划和直播工作。工作之余,孙子芸开设了自己的新媒体账号,和大家分享自己在沈阳的生活,经过不断的积淀,现在已有5万多粉丝。她说:“我们年轻人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多去不同的地方走走看看,我爱沈阳这座温暖的城市,希望更多的台湾小伙伴来沈阳走走看看。”

  在台湾,陈咏钦原是一名“上班族”,2016年,他前往辽宁大连寻求发展机遇。借社交平台兴起之势,陈咏钦创建自媒体账号“台湾小小在大连”,他走遍大连的大街小巷,深入挖掘着这座浪漫之都的风土人情。“我要把从我的视角观察到的大连呈现出来,分享出去。”

  目前,陈咏钦的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1000万次,点赞转发互动等超过100万次。不知不觉间,陈咏钦已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城市推荐官”,由他制作的短视频受到了两岸网友的喜爱和肯定。“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我走在路上被人认出来,那一刻我们都很激动,彼此好像已经是认识了很久的朋友。”陈咏钦说。(完)

  <strong>信心:梦的奋进者</strong>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2/52/8127242067424207148.jpg" alt="" />

  过去,电视屏幕吸引了全部关注的目光,但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持续进步与创新媒介手段的不断涌现,层出不穷的过年方式与周边内容开始抢占更多的注意力。从线上抢红包到拍摄定制拜年视频,从AI绘制年画到走进“云市集”,互联网使得一众年俗逐渐走向立体化、趣味性和便捷度兼具的全新形式。然而,选择增加的同时,曾经令人难忘的传统“年味”却在逐渐淡去,如何保持并放大春节的仪式感,进一步延续其情感承接与表达的独特作用,也就成为了新的问题。

  上海市统计局指出,2022年上海经济运行呈现V型反转态势。从走势看,全市GDP一季度同比增长3.1%,受二季度疫情严重影响,上半年GDP同比下降5.7%;但随着复工复产加快推进,前三季度GDP同比降幅收窄至1.4%,全年降幅进一步收窄至0.2%。

  “政策的放开肯定是利好消息,但是也要注意到一项暂停了3年的业务要重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团队旅游的签证业务要陆续恢复,这需要时间,每个国家的签证办理情况都不一样。我们也一直要关注各国领事馆的政策和预约情况等。当然,东南亚会恢复地比较快,因为相对而言手续比较简便,尤其是泰国。所以我们看到近期很多人预订的出境游产品都是泰国,这与入境政策友好、签证便利有很大关系。”众信旅游集团董事,优耐徳旅游总经理张磊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杭州1月21日电 题:(新春见闻)浙江文旅观察:文旅复苏,酒店业还能回到从前吗?

李佳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