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跨境游发展机遇 携程举办Envision 2024全球合作伙伴大会

来源: 中国小康网
2024-06-02 14:04:44

  近年来,各部门相继出台签证简化、支付优化等务实政策,畅通中外人员、经贸、旅游来往。携程积极响应利好政策,推动产品、内容、技术 等多创新,不断优化入出境游体验,带动国内外旅游业合作伙伴共享中国跨境游发展红利。

  携程国际业务增速迅猛  创新与AI解锁未来增长 

  Envision大会上,携程表示,已与全球主要连锁酒店、航

  空公司、目的地旅游供应商和旅游局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司的全球旅游供应链已覆盖170多万家酒店、600多家航空公司,建立起全球超90000个旅行社、景区、汽车租赁服务商等合作伙伴在内的旅游生态网络。

  目前,携程海外机票业务继续保持在亚太地区的领先规模;海外酒店业务联合全球超8000家酒店上线酒店+X套餐产品,实现销量显著增长;国际火车票业务2024年以来销量同比增长122%;海外度假业务将进一步拓展全球票务服务,计划新增16个站点和8种服务语言;海外商旅业务2023年实现三位数的增长,并计划扩大在大中华区、北亚、东南亚、中东以及欧洲、北美等市场的布局。

  现场,来自济州神话世界、曼谷瑰丽酒店、欧洲铁路公司、香港迪士尼乐园、土耳其旅游促进和发展局等全球旅业合作伙伴的代表分享了与携程在品牌推广、营销等领域的合作案例。

  如何开启下一个增长周期,成为全球旅业普遍关注的话题。持续投资于创新和技术发展似乎成为普遍共识和共同答案,尤其是AI带来的变革潜力备受关注。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发表创新主义主题演讲,强调创新及AI对旅游行业的重要性。

  他表示:“每个行业都需要创新,旅游业也是如此。像TripGenie这样的AI创新,是革新旅行规划和预订流程的创新方式之一。AI对旅游行业的影响是广泛的,可以提高生产力,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并向用户提供高度个性化的旅行建议。”

  TripGenie是携程国际版Trip.com推出的AI助手,帮助海外用户解答旅行疑问。目前,TripGenie可支持英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法语和德语等9种语言,并计划6月底上线意大利语、荷兰语和马来语等新语种服务。

  2024携程口碑榜揭晓 多举措助力跨境游发展

  针对越来越多中国游客出境和外国游客入境旅游,携程充分发挥国内外旅游供应链,持续提升出境游、入境游旅游体验。

  内容维度,携程集团于5月31日在张家界发布2024年度口碑榜,为全球游客提供旅游参考。年度口碑榜涵盖酒店、景点、夜游、美食、目的地等业务线的20多个主题榜单,如酒店细分奢华、滑雪、美景、设计感等子榜单,分别筛选出全球100、亚洲100。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榜单均由智能算法及携程全球各地团队人工校验而成,保障了榜单的真实性和参考性。

  携程集团副总裁、大住宿事业群CEO肖媛,携程集团副总裁、门票玩乐CEO季毅华,携程集团副总裁、携程美食林CEO孙天旭等高管相继揭晓酒店、景点、美食等主题榜单入围名单。雅典阿斯蒂尔皇宫四季酒店、日本虹夕诺雅富士酒店、丽江金茂璞修雪山酒店等入选全球100美景酒店。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悉尼塔龙加动物园、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阿布扎比法拉利主题公园等入选全球100亲子乐园。新加坡Odette、日本菊乃井、上海福和慧、香港大班楼等入选亚洲100奢华餐厅。

  产品维度,今年以来,携程持续优化入境游全链路体验,联合600多个国内热门景区在Trip.com上线在线预约功能;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等入境游热门城市上线携程专车,将“无限免费等”“一价全包”等自营品质服务带给境外游客;在上海市文旅局指导下,携程推出“入境免费半日游”活动,为途经上海中转的国际旅客提供探索中国的新路径。

  未来,携程将进一步落实十大入境游振兴项目,如扩大入境游协作联盟,积极推动国内地接社和海外组团社资源渠道对接和产品互相采买;面向入境中转游客推出“City Express”项目,让国际转机旅客深度体验中国文化和景观;充分整合国际平台资源,推出针对全球市场的内容创作与社交媒体推广活动等。

责任编辑:郝欣煜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月,全国CPI环比下降0.5%,同比上涨1.0%。CPI同比增速上行,重回“1时代”,明显低于市场预期。

  而黄浦江修建跨江缆车的构想,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是在2021年。2021年上海发布的《上海市“一江一河”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推进徐汇滨江-世博文化公园等区间越江缆车方案研究。”根据该规划,上海要在滨江建设顺畅便捷的公共交通网络,构建兼顾休闲游憩与跨江通勤功能的水岸交通体系。

  聚光灯外,还有不少省区市的职业篮球俱乐部都非常渴望登上CBA大舞台。对此,张雄在两周前的首届CBA商务高峰论坛上曾有过表态:“在条件、时机成熟时,CBA联赛还将考虑扩充联赛参赛规模,进一步扩大联赛的品牌影响力。”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派记者 张悦 环球时报记者 谷棣]当中国和韩国多地4月中旬被发源于蒙古高原的沙尘暴笼罩时,又有韩国媒体不负责任地炒作“韩国是中国环境污染受害者”,这一幕自然让人想起一些韩国人近年来屡屡“归罪”中国的做法。与此同时,多家韩国和国际机构的民调均显示,韩国民众对华好感度下降,特别是一些自称“进步”的年轻人“厌华”情绪相对更强。《环球时报》“中外民间交流系列观察”栏目组就此话题深入采访后发现,部分韩国人对华心态上的变化反映出他们尚未适应中国的快速发展及随之而来的地位变化,仍固守原有利益观和优越感,这使得他们在与中国人交往时高度敏感。中韩建交今年已是第31个年头,两国之间多领域的友好合作有目共睹,但韩国民间对华认知出现偏差让双方重视两国关系发展的人士感到遗憾,并期待通过促进交流努力改变这一现状。

  从2007年开始,中国科学院便与蒙古国就沙漠化防治展开合作研究,通过在当地考察,给出治沙经验。2013年以来,原国家林业局组织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等科研院所为蒙古国举办荒漠化防治研修班,促进中蒙治沙经验互学互鉴。

  但还是受到了热烈的欢迎,看图片,外交部副部长谢锋亲自到机场迎接,飞了20多小时的卢拉,精神还不错,搂着献花的中国小孩子合影留念。

周益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