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生态法治暨司法保护教育实践基地正式启用

来源: 上观新闻
2024-05-24 01:30:57

  中新网重庆5月23日电(梁钦卿 李可怡)23日,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生态法治暨司法保护教育实践基地(下称“实践基地”)在重庆江津揭牌并启用。

  该实践基地由重庆市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江津区林业局与江津区人民法院联合共建,占地约200平方米。基地相邻江段属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段范围,鱼类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密集,且自然环境适宜培育长江濒危植物。

  实践基地主要分为生态法治和教育实践两大板块,展厅内陈列了重庆环资审判成果、重要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包括图文展示、3D动漫体验、模拟法庭、渔具及标本展示等。自2024年初试运行以来,实践基地已接待市内外50多家单位。

  据了解,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跨越四川、云南、贵州、重庆三省一市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2年5月,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收容救护中心正式启用,两年多来,重庆收容救护中心积极实施收容救护包括长江鲟在内的珍稀特有鱼类1.1万余尾,并开展法治宣传。

  “实践基地将与重庆收容救护中心配合使用、水陆互补,有效增强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江津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揭诚渝表示,实践基地的正式启用,标志着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取得的又一成果,将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法治教育、保护体验、成果展示、理念传播等重要作用,保护长江的“一江碧水”。

  揭牌仪式当天,20余名小学生成为实践基地启用后的首批体验官。在模拟法庭内,学生们扮演审判人员、公诉人、被告人等角色,开展了一场关于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的刑事审判模拟。模拟法庭结束后,学生们在工作人员指 导下,在长江边亲身体验了人工鱼巢的拆除工作。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姜玲表示,接下来实践基地将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法治教育的作用,通过开展模拟法庭等形式,以“零距离沉浸式”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开展普法教育,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同维护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完)

  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局起步的状态,决定着未来拥有多少机遇和希望。今年各地“抢人大赛”尤其激烈,融融暖意扑面而来,彰显出向发展要效率的决心、信心和进取心,让人们对经济复苏充满更高期待。

  针对民营医院捆绑销售问题,2月3日,北京天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艾清告诉红星资本局,“如果疫苗费用不走医保,完全自费的话,我认为法律上是没有什么问题。因为该疫苗没有强制性,消费者个人有选择权和决定权。”

  玉林三场综合维修工区驻地离线路作业地点较远,上班作业均是用电动车装带工机具到达作业地点,职工们一身黄色工作服、驾驶电动车宛如“电驴队”一溜烟穿梭在郊区小路上,成了一道黄色闪动的风景线。

  在昌吉市北京南路街道社火队里有一对老年夫妻显得十分耀眼,大家都称他们是“暖夕阳二人组”。老人王仁基,今年已经73岁,是今年参演队员中年龄最大的一个。老伴闫淑兰,今年69岁,彼此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

  针对关于建议将不孕不育治疗纳入免费医疗的提案,国家医保局近日答复,将逐步把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并鼓励中医医院开设优生优育门诊,提供不孕不育诊疗服务。

  华星艺术团作为海外侨胞中的重要文艺团体,如繁星散落全球,让中华文化在海外熠熠生光。在节目《四海同春·华星闪耀》中,多个海外华星艺术团亮相,人们身着传统服饰翩翩起舞,精湛的武术招式虎虎生风,动静之间皆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生动表达。

杨侑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