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人工智能金融学院成立 推进“AI+金融”系列创新研究

来源: 直播吧
2024-06-01 03:21:20

  中新网上海5月31日电(记者 陈静)人工智能是上海着力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Siddharth Chatterjee)31日在此间表示,中国已经发展了完整的人工智能生态体系,政府、学术界、产业界和民间组织之间应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当日,常启德呼吁通过加强全球各国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建立起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共同拥抱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创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人工智能金融学院(简称:SAIFS)31日揭牌成立。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指出,新成立的SAIFS将实现人工智能相关学科与经济、金融等传统优势学科融合发展,围绕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人工智能+金融”系列创新研究,加快打造人工智能金融领域学科高地。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汤文侃当日指出,上海正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加快打造人工智能世界级产业集群。目前,一大批聚焦金融、制造等领域的垂类大模型正在加快孕育。SAIFS的成立不仅对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实需求,也是在人工智能金融领域构筑“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支撑,推动人工智能和金融在上海“双向奔赴”的重要举措。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人工智能金融学院院长邵怡蕾当日介绍,SAIFS是围绕人工智能与金融跨界交叉打造的教育和研究机构,将致力培养具备金融知识、人工智能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新一代人工智能金融(简称“AI-Fin”)领军人才,推动AI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通过广泛的合作网络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据悉,学院设置人工智能金融专业硕士项目、人工智能金融MBA项目和人工智能博士项目。项目将于2024年9月开启试点,2025年正式启动。课程将涵盖人工智能及大语言模型通识课、机器学习/神经网络基础、人工智能在金融中的应用、金融大语言模型(FinLLM)实验室工作坊等,希望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据悉,SAIFS下设两个研究中心——人工智能金融(AI-Fin)研究中心和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AI-PPE)研究中心。AI-Fin研究中心将开发识别、量化、预测和减轻先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系统性风险的先进模型,向政府部门和各大金融机构输出关于AI的内控合规理论与研究成果。

  AI-PPE研究中心将致力于推进AI时代的全球哲学-政治学-经济学(PPE)思想前沿问题的研究,并打造一套全新的AI4Social Science教学体系,重新激活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服务现代社会的动能。

  在采访中,SAIFS助理研究员汪俊霖介绍了名为Jason的金融智能体分析师。Jason是领先的金融垂类AI Agent。不同于通用大语言模型的概率推演,Jason被赋予了专业金融从业者的思维模式,来分析复杂的金融问题,在金融理解、洞见、表现力、逻辑和数据五个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汪俊霖表示,Jason目前具备金融投研、金融咨询、金融安全三大能力,能够在严谨的金融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被广泛应用于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养老、资产管理公司、金融信息服务商等一系列金融机构中。

  为进一步面向社会需求、汇聚产业资源,仪式现场,SAIFS分别与多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校企合作协同推进人工智能与金融的交叉应用研究。

  同日,SAIFS首届学术年会开幕,来自4大洲的18位AI、金融领域等知名学者和产业领军人士,围绕人工智能与金融科技的融合、大模型与金融、AI伦理与治理的国际视野三大核心议题,展开分享与研讨。

  当日,麻省理工学院生命未来研究所所长迈克斯·泰格马克着重强调了人工智能系统安全性的核心地位。他认为,人工智能的安全性关乎全人类,中国作为在人工智能方面领先的科技大国,能够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方面作出更大贡献。他表示:“未来,我们需要 通过交流合作制定人工智能安全标准,推动可控、安全的人工智能发展,更能确保人工智能技术造福全人类,实现共赢的未来。”(完)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开始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上汽集团在全国寻找替代国外氢燃料电池核心配件的生产企业,生产无油空气压缩机的龙头企业广顺电器有限公司成为其合作伙伴。

  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筠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深圳医科院的建设背后涉及很多决策,颜宁后续会担任医科院院长,目前相关手续仍在办理中,还未正式任命。”

  王新宇教授表示,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本身是发现阳性感染者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并非唯一手段。大规模聚集检测核酸,对于各方面的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从全球多地的防疫措施来看,通过核酸检测结合抗原自测的方法来发现阳性感染者同样有效,又可以节省下不少资源,或许值得借鉴。

  一位长期监测新冠疫情趋势的数据专家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根据各地公布的数据分析,疫情暴发后,需要ICU床位、普通住院床位及隔离床位的阳性病例占比分别为0.1%、10%和90%左右,也就是说,真正需要住院的患者在所有感染者中仅占10%左右,国内现有医疗资源分配下来完全可以承受这部分压力,最大的压力在于隔离床位。

  美国耶鲁大学全球健康政策与经济学副教授陈希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对这类有基础病或认知障碍的老人,转入方舱后可能由于缺乏足够的照料而让病情加剧,应该避免这种情况。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病学科团队成员之一的王新宇教授表示,新冠感染者中,和青年人相比,老年人发生重症的相对风险更高,而全球各地的研究均提示,全程接种疫苗能够大大降低老年人等脆弱人群在感染后出现重症的概率。因此,对于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及时完成接种,并接受加强针,是目前来看最为经济有效的保护措施。

杨菁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