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新农人当上“鸡司令”:在鸡舍里探索“智慧密码”

来源: 盖饭娱乐
2024-06-13 09:26:09

  中新网台州6月11日电(傅飞扬 王丽娜)“从蛋壳的薄厚、有无裂缝,就能看出蛋鸡是否健康。”初夏时节,走进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的某牧业有限公司,恒温鸡舍内的风机正持续工作,该公司负责人周萍阳将一枚鸡蛋从传送带上拿起,细细查看。

  8年前,周萍阳凭借对市场的洞察力,成为返乡创业的“新农人”,与合伙人投资千万余元,当起了“鸡司令”。从最初的5万羽蛋鸡到如今的20万羽蛋鸡、日产鸡蛋18万枚,他引进蛋鸡规模化养殖新技术,将智能化设备应用于养殖全过程,不断破解蛋鸡养殖的“智慧密码”。

  自动喂食、自动上水、自动集蛋……厂房内,全流程自动化设备有序运作。

  “鸡舍是恒温的,除了投料、供水、通风的自动化,还有能实现全自动拣蛋的中央鸡蛋线。2023年,我们买了一台智能巡视机器人,能替代人工24小时观察鸡舍情况。”谈起鸡舍里的智能设备,周萍阳如数家珍。

  随着自动输蛋线不停运转,一枚枚新产下的鸡蛋经自动化生产线被送至分拣室,等待工人分拣、装托、称重、装箱、打包。“目前每天能生产鸡蛋20000斤,生产当天就能销往浙江各地。”周萍阳说。

  近年来,浙江推行“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 和饲料环保化”行动,周萍阳的企业也实现了全程无抗生素养殖。

  “蛋鸡无抗养殖需从源头抓起,我们一开始选的就是优质鸡苗。幼鸡饲料也是自己调配,保证全面均衡的营养摄入,为蛋鸡的生长、产蛋、免疫打下基础。”周萍阳说。

  从“养鸡小白”到“养鸡达人”,周萍阳也曾遇到不少难题。2021年,由于气温骤降,蛋鸡“感冒”,一时间产蛋量急剧下滑,周萍阳使用中草药替代抗生素,及时挽回损失。

  过去,鸡粪的处理是许多蛋鸡养殖负责人的烦恼,稍有不慎就会对周边土壤、水资源造成污染。然而,通过自动化设备的帮助,对周萍阳而言,处理20万只蛋鸡产生的大量鸡粪不仅轻松,还能帮助周边农户从事生产工作。

  原来,鸡舍内的鸡粪通过自动清理装置,从鸡笼下方直接被传送至设备处。经过烘干处理后,曾经的臭鸡粪摇身一变,成了农户们喜爱的纯天然有机肥料。

  “每年3月至7月是鸡粪肥料的旺季,一吨能卖出600元,常常供不应求。农户购买后,用于给果树、茶地施肥。”周萍阳说。

  8年间,周萍阳将传统养殖场升级成科技含量满满的绿色循环养殖基地,也带动了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接下来,我计划再购置2台巡视机器人,把基地扩大到50亩,把蛋鸡养殖产业变成共富产业。”周萍阳说。(完)

  魏本忠是江苏人。在他印象里,20年前的江浙沪地区已较为发达,教育水平逐步提升,但宿州还未有起色。“民众穿着大裤衩和拖鞋,背着蛇皮袋就送孩子来上学。”魏本忠说,“现在几乎家家都是车接车送。”

  要坚持早部署早行动,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环。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等要素跟着项目走,对国家发展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坚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充分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

  赴外招聘是厦门实施帮扶重点群体行动——“春风行动”系列活动之一,既是通过抢先服务企业、新春抢抓机遇,助力该市今年一季度开门红的重要举措,又是以提前返乡务工人员为重点的就业服务,帮扶脱贫人口就业。

  龚正在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说,上海已经着眼抢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产业,出台实施了一批“行动方案”。上海还在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材料这五大方向,前瞻布局了16个领域的未来产业。

  不只是阳光,草原上一年四季的大风,也是不能错过的宝藏。产业园外不远处,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在原有的6台风机基础上,40台风机正在加紧吊装。

<strong>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strong>

皇甫芳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