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糖画非遗传承人40载坚守 让“甜蜜”艺术焕发新生

来源: 上游新闻
2024-05-31 04:10:17

  中新网南昌5月30日电(卢梦梦)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幽兰镇的街道上,人们经常能看见一个老人,他可以用糖在石板上绘制出龙、虎、花、鸟、蝴蝶等各式各样的图案,且惟妙惟肖,深得人们喜爱。他就是南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幽兰画糖人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南昌市南昌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龚保新。

  糖画,顾名思义就是用糖来作画,是集民间工艺美术与美食于一体的传统手工技艺。今年60岁的龚保新是土生土长的南昌县幽兰镇牌坊村人。1984年,为了改善家庭生活,龚保新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跟着自己的表哥学习画糖画。

  有时,为了一个简单的线条,龚保新要花费好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来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不断积累,龚保新从最简单的线条操作,到熟练选用糖块、熬糖、勺绘图案,再到后来有了自己的探索和创新,慢慢做出了名气,生活也得到了一定改善。

  多年的技艺沉淀,让龚保新对糖画技艺的态度慢慢有了转变,从最初为了讨生活到对糖画由衷地喜爱,使他在糖画技艺上有了极大提升。他结合传统,不仅创新丰富了糖画的题材和内容,还在熬糖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

  “熬糖是门技术活。糖要熬得不冷不热,太热了会焦苦,太冷了不成形。我们熬糖的原材料是祖辈流传下来的家传配方,画出的糖画甘甜美味、香脆好吃,不仅成型快,且不易融化,便于保存,很受孩子们喜欢。 ”龚保新

  “众所周知,我们传统糖画的题材有人物、飞禽走兽、文字等,我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立体糖画,如立体飞机、立体鱼、立体眼镜等。”龚保新告诉记者,他还做出了可以装裱保存的糖画,让糖画不再是单一的美食,还可以成为一件艺术作品。

  如今,为了促进糖画技艺传承,让更多人了解糖画、喜欢糖画,龚保新在征得家人同意后,拿出自己大部分积蓄,专门用于糖画技艺的宣传、教育。“我在摆摊制作糖画时,只要有人感兴趣,我都会仔细为他们讲解。如果有人愿意来学,我都会免费传授糖画制作技艺。”龚保新表示。

  龚保新说,他很喜欢手把手教人学画糖画的感觉,那一勺一铲,是一种传承的踏实和希望。谈到未来,龚保新表示:“我要努力把这门‘甜蜜’的传统手艺好好传承下去,让糖画艺术焕发新光彩。”(完)

  信心背后是“真金白银”的降本减负以及营商环境的优化。李爽介绍,近期,北辰区金融局等有关部门对企业进行了走访,收集了企业的真实诉求,并尽可能做到现场解决问题。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盛大开幕。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精彩亮相,圆满完成了冬奥会速度滑冰比赛服务保障任务。北京冬奥会结束后,“冰丝带”迅速完成运营转换,逐步推动场馆各业态发展,实现了后冬奥时期场馆的可持续利用。去年7月9日,场馆正式面向大众开放,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奥运景观和冠军冰面,推出了双奥文化展和滑冰体验,让游客们在沉浸式重温冬奥文化的同时畅享“最快的冰”。

  中老铁路充分体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促联通、惠各国。中老铁路不仅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也为区域共同繁荣铺设了快车道。截至去年12月初,中老铁路跨境货物运输已覆盖老挝、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孟加拉国、新加坡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运输货物由开通初期的10多种扩展至1200多种,黄金线路成色越来越足。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和经济发展红利,正通过这条铁路源源不断分享给地区国家。泰国开泰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中老铁路促进区域贸易快速发展,为周边国家带来了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老挝国家主席通伦期待:“将来,老中铁路还将延伸到东盟各国。到那时,中国和老挝的互利共赢关系将取得更大发展。”

那一夜,中国惊艳了世界

  记者 张茜翼

但冬奥遗产之光

郑丽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