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普惠工作进展显著 消费端减排仍潜力巨大

来源: 东方财富网
2024-06-10 01:51:02

  中新网北京6月7日电 题:中国碳普惠工作进展显著 消费端减排仍潜力巨大

  中新财经记者 阮煜琳

  7日,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中华环保联合会碳普惠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碳普惠助力绿色未来”主题会议上,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绿普惠发布《中国碳普惠发展与实践进展报告(2023)》显示,2023年中国碳普惠工作取得显著进展,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强。

  碳普 惠是以生活消费为场景,为公众、社区、中小微企业绿色减碳行为赋值的激励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公众及小微企业低碳行为形成的减排量,能够抵消自身碳排放、参与碳交易或转化为其他更为多元的激励,是消费端减碳的重要方式。

  在中国,碳普惠机制对于释放消费端碳减排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国科学院2021年发布的“碳中和”框架路线图可知,2019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消费端如工业过程、居民生活等占比为53%。2022年出版的“碳中和逻辑体系”一书指出,2019年中国居民消费碳排放总量已占全年碳排放总量的近三分之一。我国个人消费端的减排空间巨大。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杜少中说,生活消费端的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因此,从需求侧进行减排非常重要。鼓励通过碳普惠机制推动绿色生活方式,以促进消费端减排。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总经济师张昕鼓励形成有效的碳普惠市场供给,拓展更多碳普惠机制方式,建立高质量的碳普惠体系。

  在相关顶层设计与政策指导下,碳普惠机制近几年在中国迅速生根发芽。报告称,尽管当前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我国碳普惠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碳普惠建设还面对诸多挑战,在场景标准开发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加强。(完)

  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提升创新主体知识产权综合运用能力,也是2023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要求落实知识产权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专项政策。完善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托管,打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服务组合拳。

  记者:如果身边有人感染了新冠,其他人该怎么办?春节在即,春运已经开始,随着人员流动的增加,疫情防控的压力也会增大,对于普通人如何做好防护,您有什么建议?

  保单贷款是“资金周转神器”?业内也提示,作为投保人应根据自身财务状况综合考量保单质押贷款产品是否真正适合自己。作为贷款的一种,保单质押贷款需要按照合同约定还本付息。投保人应结合当前利率水平自行判断,保单贷款成本与收益是否能够平衡,不能将保单贷款当作“资金周转神器”。

  保持物价稳定,事关千家万户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特别是困难群众对物价非常敏感。

  扶持生物医药产业。南京海关推动“特殊物品风评结果互认”改革模式落地,助力国内首个1类生物制品CAR-T产品注册上市。北京海关支持疫苗生产企业安全有序开展“边隔离边实验”,依法科学安排特定进口SPF豚鼠隔离检疫期。上海、重庆等海关实施生物医药企业进口研发用物品“白名单”制度,推进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通关便利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2022年以来,多地对于房屋交易出台了诸多利好政策,推动了房地产市场局部回暖。但整体看,当前楼市需求不足,购房预期仍然较弱,市场信心仍然有待提振。

陈惠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