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多年想做而未做之事 科研人何以小城“如愿”?

来源: 千龙网
2024-05-30 21:08:57

  中新网嘉兴5月30日电(记者 王逸飞)“在这里虽然只有一年半时间,但是我做了多年来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那就是更好地与产业联动协同从而进行科技研发。”聊起自己在浙江嘉善的工作内容,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主任范骁辉说。

  去年的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指出,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该方向指引下,沪苏浙皖正不断延伸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的“长度”。一名科研人在浙北小城“如愿”,正是长三角地区创新动能持续释放、创新要素加速涌流的写照。

  位于浙江北部的嘉兴市嘉善县,东邻上海市青浦区、金山区,北靠苏州市吴江区,有长三角“黄金链接点”之称。范骁辉任职的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下称智慧绿洲创新中心),位于该县北部的祥符荡创新中心。来到这里前他也不曾想过,自己与长三角一体化这一国家战略会如此紧密地联系起来。

  2022年9月成立的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是嘉善历史上引入的体量最大的科创项目,其整体建成后将在当地集聚近万名人才。范骁辉介绍,这里目前已入驻浙大未来食品、未来健康、未来城市等6个未来实验室,成立仅数年,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已在中心陆续出现。

  他向记者举例介绍了浙大未来健康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全自动智能中药筛选平台。“它由复合机器人、高通量组分筛选区、全球最大规模的中药组分库组成。中药组分库存储的中药组分超60000个。在复合机器人协作下,高通量组分筛选区每日可筛选中药组分2500个,处理3万张高内涵筛选图像,提升筛选中药成分、开发配方效率。目前,这一平台已经与国内多家药企合作,帮助企业进行药品研发。”

  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是浙江大学为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而设立的创新载体。在范骁辉看来,其能够快速成长发展、实现科研成果快速转化落地,首先正是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

  在平台层面,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所在的嘉善的祥符荡创新中心,正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发展规划》所提出的内容之一。畅通“产学研用”合作链条,探索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径是其重要使命。智慧绿洲创新中心落户以来,得到了嘉善县、祥符荡创新中心的一系列政策、要素支持。

  “在长三角区域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背景下,我们就近与上海、南京、苏州、合肥等地高校开展了紧密合作,同时我们也从上海聘请许多专家学者前来,充实科研力量。”范骁辉说。

  此外,另一不容忽视的先天优势是,长三角地区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完备的产业链,创新需求旺盛,这为科研机构提供了与市场对接的巨大空间。

  另一方面,成立一年多来,智慧绿洲创新中心也在以自己的方式赋能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

  目前,其已服务各地企业超过百家;与14家企业共建了联合研究中心;在嘉善的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未来创新园孵化了十余个创新项目;去年全年实现合同金额超1.2亿元。

  例如几天前,智慧绿洲创新中心和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共 建的创新递送技术联合研究院揭牌成立,这是该中心与企业共建的第一家联合研究院,也是大型央企第一次把联合研究院设在嘉善。

  范骁辉介绍,“这一合作中就是企业在出题目,我们来给他们回答问题,而且不只用我们的队伍在回答,而是双方队伍混编在一起。”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高校和产业界之间建立良好的桥梁和纽带,通过二者的更紧密结合推动先进技术落地应用。在这里,我们的每个科研人员的KPI不是发论文,而是努力让科研更能实现应有价值,我们所有的研究都与产业需求有着紧密联系,这在以往是不容易实现的。”他说,这正是其产生“做多年想做而未做之事”感受的由来。

  据了解,包括智慧绿洲创新中心在内,嘉善的祥符荡创新中心已吸引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高端院所的创新载体入驻,汇聚院士22名,引育国家级、省级人才65人。目前这里已涌现出国内首例细胞培养黄鱼肉、全球首套中药智能筛选平台“绿洲一号”、全球首个半浮栅晶体管、全国首个智能决策平台“区域发展政策大脑”等首创成果。

  再将视角放大,祥符荡创新中心的迅速壮大,也体现着浙江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的努力。

  记者从浙江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去年,该省与沪苏皖共同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加快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合作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96项,共同实施联合攻关项目43个,牵头组建长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联盟,2023年与沪苏皖技术交易16928项、金额达941.56亿元。(完)

  第三,伊朗安全部门人员多次要求二人停止恶意活动,但二人始终置若罔闻。2022年11月,二人被捕。

  现在,中国经济再次被寄予厚望。“中国是全球唯一有望在明年(2023年)实现企业利润和GDP体面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对全球经济来说是个好消息。就在美欧经济放缓之际,它提高了世界经济避免衰退的可能性。”国际知名财经刊物《巴伦周刊》于去年12月在其网站上如此写道。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上海2月2日电 (张践林鹍鹏)2月1日,《上海市住房租赁条例》正式实施,立法明确禁止“将住房用于群租”、房屋中介发布虚假信息,并加大对“二房东”的监管等。条例实施当天,金山区城管执法人员走访房屋中介、居民小区。在金山区山阳镇一家房产中介,执法人员现场核实房源信息真实性,要求房产中介杜绝发布虚假信息。该房屋中介门店店长杨卫卫表示:“店内所有从业人员都办理了房地产经纪从业人员信息卡,而且上面也都有二维码,确保我们正规统一,每一套房源的照片视频等等,都是核对过的。已经租出去的或者已经出售的一些房源,我们会第一时间及时把它下架。”

  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早前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预计今年全球储能需求将超过100GWh,同比增长100%左右。欧洲市场储能业务向好,美国、中国市场将保持高增长。高比例的新能源需要增加储能配置,发电侧、用户侧、电网侧均需配置储能,长期来看储能行业增长确定性强。

  “要坚定不移把保护摆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为湿地保护事业指明方向。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会后发言来看,并不认为现在是暂停加息的时候。通胀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回落,因此将需要在更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的利率。通胀可以回落到2%,而不会出现真正严重的经济衰退,今年经济将出现正增长。

阮琳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