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34项重罪指控全部成立,美媒:每项都可判处最多4年监禁

来源: 千龙网
2024-06-01 09:29:25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冯亚仁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李艾】当地时间5月31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批评对他的刑事定罪“非常不公平”,抨击审判过程被“政治化”,并发誓要上诉。此前一天,美国纽约市曼哈顿一家法院的陪审团裁定,特朗普在“封口费”案中的34项重罪指控全部成立。特朗普由此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在刑事案件中被裁定有罪的前总统。据《纽约时报》报道,该案主审法官当天拒绝了特朗普辩护律师要求宣告特朗普无罪的动议,并决定于7月11日举行量刑听证会并宣判。“封口费”案自今年4月15日开始庭审,特朗普本人在庭审中出现在被告席上。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特朗普在法院陪审团作出裁定后称,这一裁定是“被操纵的,令人感到羞耻”。他还说:“我是无辜的。我在为我们的国家而战。我们整个国家现在都被操纵了。”特朗普表示将继续寻求在今年11月大选中当选总统。他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真正的判决将在11月5日由人民作出。”

另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裁定结果公布后,共和党人纷纷表示支持特朗普。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称这是“美国历史上可耻的一天” 。特朗普竞选团队的发言人布莱恩·休斯表示,裁定公布几分钟后,希望向特朗普捐款的支持者数量“创下了历史新高”,在线筹款系统因此还出现了短暂故障。

拜登的竞选团队也迅速对此事作出回应,称裁定结果表明“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拜登竞选团队媒体负责人迈克尔·泰勒表示,“特朗普一直错误地认为,他永远不会因为为一己私利违法而面临后果。”拜登本人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只有一种方法可以阻止唐纳德·特朗普入主白宫:通过投票箱。”

法新社称,在7月11日的量刑宣判前,特朗普都是自由身,无需保释。该案主审法官要求,如果特朗普的辩护律师要提出任何动议,须在6月13日之前完成,检方则要在6月27日之前对动议作出回应。值得一提的是,就在6月27日,特朗普和拜登将举行首次辩论。判决几天后的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预计特朗普将被正式提名为总统候选人。

据《纽约时报》报道,“封口费”案的34项重罪指控中的每一项都可以判处特朗普最多4年监禁,但他不太可能面临牢狱之灾,罚款、缓刑的可能性要大得多。此外,一旦判决,特朗普的辩护律师有30天时间对判决结果提出上诉,且他们肯定会这样做。不过,在11月的总统大选前,上诉不太可能被受理。《纽约时报》提到,美国宪法中没有任何条款禁止重罪犯竞选总统或入主白宫,因此,即便被判重罪,特朗普仍然可以竞选总统、当选并且再次宣誓就职。但是,鉴于提起诉讼的不是联邦政府而是纽约州,即使当选总统,特朗普也无法赦免自己,只有纽约州州长才能赦免他。

这一历史性裁定引发美国各界关注。“对特朗普的有罪裁定震撼2024年总统竞选。”《华尔街日报》以此为题报道称,数月来,特朗普与拜登之间的竞争似乎陷入停滞,但这一裁定结果可能会给这场竞争增添难以想象的变数。多家美媒认为,特朗普被定罪对选民的影响有限。由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和研究机构Marist于当地时间5月30日共同发布的最新民调显示,67%的选民表示,有罪裁定不会对他们的投票产生影响;17%的选民表示,有罪裁定会降低他们投票给特朗普的可能性。特朗普竞选团队高级顾问威尔斯认为,裁定结果不会改变选民的意向,因为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仍然是他们的首要关注点。

《纽约时报》称,特朗普被定罪可能会撼动美国政坛,但这不能改变人们对通胀和生活成本高企的悲观情绪。特朗普在许多民意调查中领先,选民对拜登在经济、南部边境和外国战争的管理问题上持悲观态度。报道称,拜登团队充满希望但又十分谨慎,“有迹象表明,拜登竞选团队正试图抑制民主党同僚的欢欣鼓舞,以此表示他们对裁定结果的反应没有过于党派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确立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确立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明确了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习近平强军思想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提供了科学指南。随着世界新军事革命迅猛发展,我军强军兴军实践深入推进,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对军事理论创新提出了迫切要求。实现强军目标伟大征程上的大量难点堵点,首先需要从理论上破解,我们必须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导,紧紧扭住重大现实问题大力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

  福建经济持续跑出了高质量发展“加速度”。过去5年,福建GDP连跨两个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台阶,年均增长6.4%、居东部地区第一位。

  作为“晋江经验”的诞生地,“爱拼才会赢”的泉州是中国民营经济最早发源地之一,也是民营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泉州地区生产总值的83%,在中国万亿GDP城市中比重最高。

再见又是新的一年。

  1月15日中午,记者顺利抵达西藏林芝色季拉山。

  素 材 ▏汤戈羽

陈惠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