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祖传手艺”助吉林煎饼村“摊”出致富路

来源: 发展网
2024-05-17 12:32:09

  中新网吉林4月15日电 题:“祖传手艺”助吉林煎饼村“摊”出致富路

  中新网记者 苍雁 石洪宇

  烧红的柴火噼里啪啦地响着,邸金秀在煎饼鏊子前不停挥动手臂。一张张摊好的煎饼被整齐地码好,次日将发给日本客户。

  清晨的窝集口村炊烟袅袅,早起的村民们纷纷点亮牌匾。这个坐落于吉林省蛟河市天岗镇的村庄有着300多年摊煎饼的历史,摊煎饼的传统手艺家家都有。

  “窝集”为满语,意为森林茂密之地。邸金秀的爱人刘秀富是村里的“大师傅”,钻研摊煎饼技艺已有15年。夫妻二人摊的煎饼味道正宗,被去日本、韩国探亲或工作的食客带出国门。

  优质的玉米经过加工脱皮变成玉米碴子,浸泡一定时间和熟饭配比,同时加入少量大米、黄豆搅拌均匀,磨制成摊制煎饼的原料“水面子”,取一定量的“水面子”在柴火烧热的煎饼鏊子上最终摊成。

  家庭作坊里,刘秀富主要负责原料的配比和制作。“掌握火候是需要经验的,控制好煎饼的薄厚、均匀程度,没有个五六年下不来。”

  眼下正是东北地区的农忙时节,但刘秀富夫妻的“农忙”却在作坊里。他家的一公顷土地,已租给他人耕种。

  这对夫妻每天能制作五六百张煎饼,最多时一天便可收入千元。大客户下单时,这对夫妻还需要提前排产,当地很多村民和他家一样,将摊煎饼变成主业。

  现在,窝集口村从事煎饼产业的达200多户,每年加工生产煎饼千余吨。其间,煎饼的品种也不断丰富,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等地,甚至出口到了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44岁的王勇是窝集口煎饼的非遗传承人。他在耕地里留出一些地块,要种上口味特殊的玉米和大豆,当作煎饼配料。

  这位煎饼大户在村里经营着1000平方米的煎饼工厂,村里的10多名师傅在这里工作。点旺果木柴火,10多个煎饼鏊子同时运转,每天能生产不同口味的煎饼300多斤。

  “窝集口煎饼,配料和火候是有特点的。”过去十年间,王勇也在不断改良口味和配料。“这是祖先留 给我们的手艺,应该保护和传承下去。”(完)

  根据中国海油披露,2023年年内,公司预计将有9个新项目投产,主要包括中国的渤中19-6凝析气田I期开发项目、陆丰12-3油田开发项目和恩平18-6油田开发项目,以及海外的圭亚那Payara项目、巴西Buzios5项目和巴西Mero2项目等。

  “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克服了重重困难,实属不易,但这也大大增强了我们发展的定力和信心决心。”在李延强看来,要开创“港口为基础、物流为纽带、港工贸融协同发展”的发展新局面,首先要深挖集装箱货源。

  据介绍,近年来,承德市充分挖掘温泉地热资源潜力,在“温泉+旅游”方面全面发力,以温泉开发赋能“旅游精准化”高质量发展,努力让冬季旅游“热”起来。同时,积极推进隆化县温泉文化旅游小镇、凤凰谷温泉小镇、七家温泉山居等重点温泉项目,并引进阿那亚、香港爱家集团等一批温泉产业头部企业,推动现有中低端项目向高端化、品质化、特色化迈进。

  据悉,该笔紫菜贷,以紫菜养殖产生的减碳量、固碳量远期收益权为切入点,成功打通了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绿色金融通道。

  宁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彦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把党的政策方针、文化卫生、科技法律、欢乐精彩送到农民家门口,把宁德市“三下乡”活动打造成为深受基层民众欢迎的民心工程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响亮品牌。

  展望2023年,物价还能继续稳下去吗?多位专家预计,中国CPI将继续保持温和水平。

林建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