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文化中“玩”出学问 纪念王世襄诞辰110周年活动在京举行

来源: 扬子晚报
2024-06-04 21:57:03

  中新网北京6月3日电 (记者 应妮)6月2日,三联书店迎来了一场别具意义的聚会——众多文化爱好者与学者齐聚一堂,纪念文物大家王世襄先生110周年诞辰。

  王世襄的身份很难用一个词来定义。启功先生称其“玩物不丧志”,黄苗子先生谓其“治学凭两股劲:傻劲和狠劲”,杨乃济先生评其“大俗大雅,亦古亦今,又南又北,也土也洋”;张中行先生叹其“唯天为大,竟能生出这样的奇才”,尚刚先生赞他“对文物的深切认知与整体把握,后人无法企及”。

  他是学问家:《明式家具研究》为中国古典家具研究奠定学术基础,编年体漆器图录《中国古代漆器》与《髹饰录解说》被誉为漆器研究“双璧”,他还系统性地研究介绍竹刻艺术,使这一清末以来已式微的传统艺术重见天日。

  他是收藏家:家具、铜炉、雕刻、漆器、书画、典籍、古琴、葫芦、鸽哨……上至文人雅玩,下含市井小民善好赏鉴的器具玩物,无一不藏,且著书详细标明年代、来历、材质、制作工艺和传承意义,为鉴赏者打开一个充满情趣与意味的世界。

  他更是生活家:爱吃懂吃、烧得一手好菜,酒楼名厨视他为知音。自小摔跤、放鹰、遛狗、猎獾,种葫芦、养蟋蟀、玩鸽子、逗鸣虫……玩得广泛,玩得执着,为玩不惜费时耗力爬梳古今文献、遍访 师友,最终把玩做成了学问,《蟋蟀谱集成》《明代鸽经清宫鸽谱》《说葫芦》无一不是填补空白的经典著作,将中国传统的文玩雅好带进了现代,推向了世界。

  三联书店于1989年开始出版王世襄著作,先后推出《北京鸽哨》《自珍集》《明式家具研究》《中国金鱼文化》和《锦灰堆》系列等作品。2013年,先生去世三周年之际,三联书店推出《王世襄集》,收录十部代表作品,集中展现了其学问与人生。

  活动现场展示了多个版本的《王世襄集》及其代表作。不少读者在翻阅这些书籍时,都在感叹王先生的学术态度和对文化的热爱。三联书店总经理宋志军指出,王先生的目标从来不只是收藏,而是希望将这些文化瑰宝展示给更多人,激发下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他还回顾了三联书店与王世襄先生合作的点滴,并特别提到《锦灰堆》系列,“这些文章不仅饱含智慧,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现场嘉宾也分享了他们与王世襄先生的亲身经历。赵珩、尚刚、田家青、胡妍妍等学者和文化工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讲述了他们与王先生的交往故事与学术互动。那些小到日常讨论,大到文化交流的回忆,无不展现出一个热爱生活、严谨治学的王世襄。在他们的讲述中,王先生不再是一个仅存在书籍中的名字,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对文化传承充满热情与执着的长者。(完)

  旦旦闭关休养后,许多粉丝非常担忧,在社交平台上询问旦旦的病情。日本兽医师里恵作为科普博客“熊猫的天天”的博主,会写一些小篇幅的科普文,为大家答疑解惑,有像“大熊猫的肌肤是什么颜色”、“粪便是怎样的”这种浅显的问题,也有“大熊猫为什么容易患心脏病”“大熊猫是其他野生动物的保护伞吗”这种偏科学研究领域的提问,里惠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做出解释。

  (八)支持非洲国家、非洲联盟、次区域组织为解决地区冲突、反对恐怖主义、维护海上安全所作努力,呼吁国际社会向非洲主导的反恐行动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非洲国家增强自主维护和平的能力。支持以非洲方式解决非洲问题,推动非洲之角以及萨赫勒、大湖地区等热点问题和平解决。积极落实“非洲之角和平发展构想”,推动非洲之角和平会议机制化,积极打造合作示范项目。

  新京报讯 近日,很多网友呼吁尽早接旅美大熊猫“丫丫”回国。北京动物园工作人员表示,北京动物园已经进行了大熊猫“丫丫”回国的全面准备工作,未来是否展出需综合考量,目前尚不确定。

  2017年6月,旅日大熊猫“真真”和“力力”通过自然交配,在东京上野动物园诞下雌性大熊猫“香香”。按照协议,香香原定2019年6月归还中国,由于许多日本人希望它多留一段时间,日方申请延期一年半归还,之后因疫情四度推迟回国,终于在2月21日踏上回国之旅。

  我之前就说过,这才是中国最难得最可贵的地方。很简单,这个世界,有比中国更遵守国际规则的大国吗?有比中国更尊重其他国家主权的大国吗?有比中国更珍视和平的大国吗?

  对于普通工人来说,想要定居永康,则是难上加难。永康曾在2021年上榜中国房价最贵县城榜第四位,仅次于隔壁的义乌和海南的陵水、万宁,平均房价达21860元/平方米。高昂生活成本降低了这座工业强县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对于在上海、杭州等大城市求学的大学生来说,回到永康的意愿并不强烈。有人笑称,“永康已经是人才流出的地方”。

谢明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