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公布2023年度气象高质量发展十大进展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6-02 06:35:39

  获评“2023年度气象高质量发展十大进展”的10个项目分别是:

  进展1:《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实施取得积极进展,气象发展水平较上年提高4.8%。据评估,2023年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水平达80.3分,气象卫星、气象雷达、数值预报模式、新一代气象超算等基础能力有了新的提高,气象科技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气象监测预报能力及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据统计调查,气象信息为公众挽回损失达5600亿元。

  进展2:成功发射两颗风云气象卫星,我国气象卫星监测体系更加完备。2023年4月发射的风云三号气象卫星(G星)是我国第一颗降水测量卫星,填补了我国对全球中低纬度降水三维结构监测的空白。2023年8月发射的风云三号气象卫星(F星)可为全球各地提供当地上午10时的卫星监测数据。我国实现了“上午、下午、黎明、倾斜”四轨组网,目前我国共有9颗(4颗静止,5颗极轨)气象卫星在轨运行,全球气象卫星监测能力持续增强。

  进展3:全球/区域数值天气预报精准能力和精细化水平显著提升,北半球可用预报天数首次稳定突破8天。我国自主可控的全球天气数值预报系统4.0(CMA-GFS4.0)业务运行良好,全球空间分辨率从25公里提高到12.5公里。区域天气数值预报模式(CMA-MESO)实现1公里分辨率逐小时更新,有力支撑了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重大活动的气象保障服务。

  进展4:建成新一代气象超算系统,综合算力显著增强,总算力超过60PFLOPS。新增超算算力52PFLOPS(每秒5.2亿亿次浮点运算)、智能算力3.6PFLOPS,为自主研发地球系统数值预报模式、气象大模型等关键核心技术提供算力支持。

  进展5:全球智能数字预报产品体系向精细化、三维空间拓展,预报准确率平均提高4.6%。健全全球范围10公里、中国区域5公里、重点地区1公里的气象网格预报产品体系,新增雾、沙尘等14 种预报产品,并向三维空间拓展。影响我国的台风24小时平均路径预报误差缩小至62公里,精准度达历史最佳。

  进展6:新增和升级天气雷达150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国天气雷达探测覆盖率提升5.5%。天气雷达业务软件及产品性能进一步优化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均持续提升,强对流天气预警信号平均提前43分钟。

  进展7:气象服务能力持续提升,2023年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达92.4分。“中国天气”网站(www.weather.com.cn)累计页面浏览量较2022年增长35%,达到397亿人次。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全年发布预警信息42万条,公众覆盖率98.8%。气象与公安、交通部门联合开展218条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优化提升工作,据统计,已优化路段因恶劣天气导致的交通事故同比下降约50%,综合效益达43亿元。

  进展8:气象科技与人才创新平台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显著激发创新活力。气象科研业务单位和行业高校、科研院所等58家单位共建全国气象科教融合创新联盟。联合地方政府在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空中云水资源开发、海洋气象等领域建设重大创新平台,气象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气象科研人员数量和气象科研经费投入持续增长,全球碳源汇监测核校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省部级科技奖项49项。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1名专家、1个团队荣获首届国家工程师奖。组织成立全国气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4所高校申请新增设置大气科学本科专业。

  进展9: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影响面积约505万平方公里,人工增雨作业增加降水约343亿立方米。新建改造地面作业装备1600套,升级改造人工增雨飞机5架。2023年,共开展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5.1万次,飞机人工增雨(雪)作业1391架次。在人工防雹消雹、人工增雨抗旱、森林防灭火、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取得明显效益。

  最终,民警依法作出给予张某行政拘留7日并处罚款500元的行政处罚,追缴其违法所得1950元;给予程某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1000元的行政处罚,追缴其违法所得8650元。与此同时,五峰交警大队对机动车检测机构作出暂停办理业务10天的处罚,并责令企业停业整顿,派民警驻站组织企业员工法制培训,强化人员管理。检测机构开除当事人,并接受公安部门调查处理。

  报告课题组发现,随着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加快加深,逐渐带动生产组织方式、消费服务模式变化,向数字金融服务提出了多元化的全新需求,因此,需要各方积极开展创新变革,更好与之适配。目前,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制造业企业等多方合作开展创新探索,打造了一系列产融合作新模式,呈现出未来“产业+金融+工业互联网”融合共建生态的雏形。

  南方航空结合上海及华东地区市场需求,计划在上海虹桥、浦东两大机场增加运力,加密春运期间的进出港航班582班次,每日出港航班最大量预计约96个班次,峰值投入座位数约1.85万座,以充足运力,保障旅客平安、顺畅出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年春运前夕,连接西部两大重要城市银川、兰州的银兰高铁全线开通运营,为甘宁两省经济发展装上“新引擎”。加上前期已经开通的银西高铁,沿线百姓享受到了坐上高铁走四方的便利。经预测,春运期间,银西高铁预计发送旅客54万人、银兰高铁发送旅客18万人,乘坐高铁出行的旅客将占总发送量的78%。银川客运段高铁车队副队长吴文静告诉记者,除了探亲,高铁也逐渐成为当地民众旅行、商务的首选。

  会上,有记者问: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对于重点人群医疗救治“关口前移”要求“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早转诊”,农村地区如何才能做到“关口前移”?

  本次事件中,劳务派遣公司是如何获得了马先生个人信息,并提供给银行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呢?

王依昀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