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加速演进,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如何发展?

来源: 国际在线
2024-06-06 19:44:15

  中新网北京12月1日电 (王梦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中国各地已试点多年,取得了初步成就但也面临问题。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医疗保险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四届社保管理论坛上,专家与业界代表齐聚,为中国长护险制度发展探路。

  长期护理保险,是指为达到规定失能等级的长期失能参保人,提供生活照料和专业护理服务或费用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也被称为“社保第六险”。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演进,衰老引发的失能失智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正逐渐演变成“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社会问题和束缚劳动力供给的经济问题。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自2016年开始,先后在49个城市开展长护险制度试点。中国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长护险制度参保人数约1.7亿人,累计超过200万人享受长护险待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在会上指出,七年来,中国长护险试点的参保规模不断扩大,制度的劳动力溢出效应和产业促进效应正在形成,各地制度创新百花齐放。

  辽宁省盘锦市委常委、副市长段家喜介绍,目前盘锦市长护险参保人群55.8万人,待遇享受人群4512人。截至今年10月末,盘锦累计评估受理申请近七千人,通过率在90%以上。“健全了居家护理和机构护理并行的护理服务体系,实现了长护险制度试点常态化运行。并且有效减轻了老百姓,特别是重度失能人员家庭的护理负担,也一定程度上产生激励了全新养老服务行业的形成”,段家喜表示。

  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处处长杨菁介绍,北京自2022年开始进入中重度老龄化时代,60岁以上老龄人口约占21.3%,预计到2025年将有500万老龄人口。北京市石景山区自2018年启动试点,逐渐形成了一套服务需求评估与服务内容对应的服务体系,建立了四级职业照护师培训体系,取得初步成效。

  然而,杨菁也指出,试点在城乡筹资标准、失能评估标准多样性、服务需求与服务内容匹配度、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经办管理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和挑战。

  谈及挑战,泰康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刘挺军借日本经验表示,劳动力短缺和产业规模化、经济化不 足是整个养老行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当前中国长护服务呈现“小、散、乱”格局,未来发展的核心在于做大长护保险支付,以形成规模经济、摊薄固定成本,促进标准化、规范化、职业化服务提供。

  中国国家医疗保障局原副局长陈金甫持类似观点,他强调照护服务一定要走市场化、职业化、规范化道路。新一轮改革开放要打破束缚、重建机制,寻找变化发展模式,用社会治理机制构建驱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引入科技创新和社会参与。

  对于长护险发展未来,陈金甫呼吁,作为新险种,长护险可以开启更高层次、更高标准、更为精细和更加科学的制度设计。最重要的是把长护险政策数据化,用数据描述长护险基本政策,揭示客观规律,传导机制作用,评价社会运行效果。“完全可以做到”,他说。

  郑秉文的态度更趋保守,他认为从功能定位、运行模式、保障模式、筹资模式、服务模式五个方面来看,不能一步到位,要分两步走,按“两阶段推进”,2035年之前为第一阶段,2035至2050年为第二阶段。他提议在49个试点城市设立“两阶段推进”过渡期,并尽快推向全国。(完)

直播吧11月22日讯 国际足联此前官方宣布在世界杯期间,卡塔尔的所有比赛球场禁止啤酒出售,瑞典主帅安德森在友谊赛前的采访中谈到了这一话题。

不过,这些荷兰球员的姓名被翻译成中文后,带上“范”字朗朗上口,球迷们便叫习惯了,再也改不过来。因此荷兰足坛的“范家”,也一直为球迷们津津乐道。

到了。

回顾我的世界杯经历,我会有一些不同的情绪。有些遗憾,也有些骄傲。作为一个团队,我们没能做到我们想做的事情,也没能做到我们能做的事情,这就是遗憾的来源,但自豪感来自于:“归根结底,我们从来不是因为没有尝试而失败。在一些比赛和一些时刻,我们做得不够好,而在另一些时候,我们欠缺运气。我们付出了一切,但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我们没有把一切都做好。就是这样,这就是足球。”

第一个提交正确比分结果的粉丝,

拥有绝对实力的英格兰队最终取胜,并不意外。在国际足联官方实力榜中,英格兰队排在世界第5位,居小组头名;而伊朗队则排在世界第20位,小组垫底。

余欣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