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瓷器“活”起来 舞剧《孩儿枕·家和兴》再现宋韵民俗

来源: 闪电新闻
2024-06-17 04:00:31

  中新网北京6月16日电 (记者 应妮)一枕千年,一梦无眠。作为故宫博物院最著名的藏品之一,北宋定窑名器“孩儿枕”也是中国曲阳定瓷的代表作。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和曲阳县人民政府联合出品的舞剧《孩儿枕·家和兴》将回到“孩儿枕”的家乡,于6月19日在河北保定关汉卿大剧院首演。

  宏伟的大宅府邸、珍贵的官窑瓷器林立、热闹的街头瓦巷、繁忙的水旱码头、熙攘的酒楼茶肆,以及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水井与穿梭其间的马车,该剧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与时代特色的宋代社会画卷,真切领略着如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一般北宋风俗画的韵味。

  以国宝瓷器“孩儿枕”为题材的原创舞剧《孩儿枕·家和兴》,用舞台艺术探究“孩儿枕”这一经典工艺美术形象背后的古代民俗文化意义,全新展示 宋朝时期定瓷繁荣昌盛的风俗、风情、风貌,彰显“家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独特魅力,试图通过“生活”这一窗口,展现一幅雅俗并举的宋代美学画卷。

  聚焦北宋市井生活、诗酒人家,该剧以写实的笔墨,围绕灵动可爱的瓷娃娃形象,以及制瓷工匠“曲三杰”和窑官之女“谢白花”少男少女间的情感纠葛与人生起伏,生动讲述了一段跌宕而和乐的家庭故事。“家和兴”,是始终贯穿《孩儿枕·家和兴》的情感主脉。在这里,民俗已不再是陌生的符号,而是化为了有血有肉、鲜活亲切的生活写照。

  在舞台上,观众从挂画中窥见宋代雅致生活的“四艺”;从对《百子迎福图》的生动演绎中,感受深藏其中的喜庆与祝福,让宋代人的娱乐生活、精神审美于民间的繁荣深切传递到当下;河北梆子、河北秧歌的戏味十足、张弛有度,为地域文化特色更添浓墨重彩的一笔;无论是“瓷灵”,还是“长舌妇”与“喜怒哀乐”“四大才子”等丑角的设定,既是对演员功力的考验,更让观众找到与传统文化对话的窗口,引发亲切共鸣。

  据介绍,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深度挖掘“孩儿枕”的故乡——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的地域文化特色与风貌,主创团队两度赴曲阳实地采风,历时近一年创排。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小勇表示,舞剧《孩儿枕·家和兴》以传奇的故事、写实的风格诠释中国人的人伦传统和生活写照,彰显着民族特色和大众取向,是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之作。(完)

  (二)发挥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合作、亚信、“中国+中亚五国”、东亚合作相关机制等作用,围绕彼此一致或相近目标逐步开展安全合作。推动设立海湾地区多边对话平台,发挥阿富汗邻国外长会、非洲之角和平会议等协调合作机制作用,促进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

  如果追溯历史,中日之间关于大熊猫的交往不仅是在1972年邦交正常化之后,唐朝时期就有过这方面的往来,当时日本天武天皇朝效仿唐朝政治体制,进行律令制国家建设时,我们就曾将大熊猫(当时被称为白熊)作为国礼赠送给天武天皇。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王鹏飞对澎湃新闻说,大熊猫本身并不是一张外交牌,中国将国宝“分享”给其他国家,实际上是我们以诚相交,去实现以民促官。持久性的友好并不在于国而在于民,国之交在于民。

  不过,持续三年的新冠疫情暴发后,对全球邮轮市场带来致命打击。2020年初,日本钻石公主号邮轮暴发疫情,随着疫情蔓延,全球邮轮产业遭受到了自美国9·11事件以来的最大冲击,邮轮被迫关停。全球邮轮运营三大巨头之一的嘉年华,仅在2020财年一季度就净亏损了7.81亿美元。

  自1972年第一对中国大熊猫“康康”和“兰兰”旅居日本,日本便掀起了“大熊猫热”。上野动物园园长福田丰对澎湃新闻说,日本的大熊猫爱好者确实比较多,大熊猫除了外形体态可爱之外,从某种意义上说,似乎对外界毫无防备、无欲无求。即使是成年大熊猫,也有人类小孩的特征,这可能是很多日本人为之着迷的原因。

  1978年5月,日本三菱重工高级顾问古贺繁一到中国造船厂考察后曾评价,“中国的造船水平至少落后世界25年”。但到2010年,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先后超越日本、韩国,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从国内无路可走到国际上“下海试水”,中国造船业的道路开始行稳致远。

  由于过敏问题,悠史从小对动物无感,哪怕看到猫狗都敬而远之,自小学时代之后再也没有主动去过动物园。“以前在电视上看过大熊猫,但是近距离看香香的感受完全不同,比婴儿更加天真烂漫,冲破了我的认知,对动物有了新的体悟。”

李宗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