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素为绚:中国八至十八世纪一道釉瓷器展”亮相法国

来源: 慧聪网
2024-06-13 09:01:14

  中新社巴黎6月11日电 (记者 李洋)当地时间6月11日,“简素为绚:中国八至十八世纪一道釉瓷器展”亮相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该展览追溯了中国瓷器和色彩的悠久历史。

  此次展览的展品来自中国香港竹月堂收藏家简永桢的收藏以及吉美博物馆的藏品,共计250件精品,“体现了中国人数百年来对于形式简约和色彩纯净的不懈追求,正是这种追求成就了展览中极具美学价值的独特艺术品”。

  吉美博物馆馆长雅尼克·林茨认为,这些精美的瓷器体现了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中国工匠精神 。单色釉瓷器的制作既要求材料的纯净,又要求对烧制技术的绝对掌握,因此它是中国工坊技术完美的最高体现。尽管能够承受高温烧制的颜料种类有限,但中国工匠不断尝试开发新的颜色,同时满足瓷器在仪式使用中的极高要求。

  收藏家简永桢在11日的媒体开幕式上致辞,高度赞扬中法文化合作,并表示展览正值中法建交60周年及巴黎奥运会之际举办,具有特殊意义。

  除瓷器展品,展览还展出法国雷恩美术馆的一件特别展品:一本长达7米的18世纪画册,呈现了中国瓷都景德镇作坊的瓷器生产过程。中国的瓷器14世纪后开始逐渐传入欧洲,其晶莹的釉色和高超的工艺给当时的欧洲贵族带来极大震撼,也促进了欧洲瓷器工艺的起步和发展。

  黄河故道的沧桑变迁,是新中国治理黄河的一个缩影。

  阿塞拜疆驻华大使阿克拉姆在新疆参访时,亲眼见证了务工人员的生活、工作情况。看到阿克苏华孚纺织厂的厂房内机器高速运转,工人们正在熟练地操作机器纺纱,他说:“这里的棉花加工设备非常先进,员工的生活条件、宿舍楼条件非常好。”

  <strong>旱涝保收、高产稳产</strong>

  胡小强曾与团队成员一起专门对滚子的质量和生产情况做过调研分析,发现进口的主轴承里的滚子精度非常高,无论是从粗糙度、硬度均匀性,还是工作面素线来看都非常好,但国内由于受设备限制,大型滚子加工精度只能达到二级,不能实现一级精度加工。

  本版文/本报记者 张子渊

  2022年12月7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辉,获颁2022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林建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