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卓创资讯2024年辽宁、吉林产区种植面积调研

来源: 南风窗
2024-05-30 11:20:02

  【导语】东北地区2024产季新花生播种陆续结束,新产季种植积极性如何、地租及农资等成本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动,5月20-24日卓创资讯开展2024年东北地区花生市场实地走访调研,深入现场了解新季播种情况。整体来看,辽宁、吉林等地新花生播种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第一部分:部分产地情况介绍

  第一站:5月20日吉林扶余三井子、更新乡等传统产区

  种植成本:地租从14000-22000元/垧不等,部分地区较去年下降1000元/垧,产量高的好地租金变动不大,根据土地质量论价。

  基础肥料约3300-3400元/垧,较去年小幅下降300-400元/垧;叶面肥1700-1800元/垧;农药300-400元/垧(不包含专用病虫害农药,根据天气或长势以及打药惯性不同有差异);种子用量约35斤/亩;地膜约600-700元/垧,扣膜人工费用300-400元/垧。另外,包地大户的播种及摘果机等均为自购。

  种植面积:部分传统种植花生的乡镇反馈今年普遍仍种植花生,部分新产区增加明显,有从内蒙古、乾安、舍力包地种植的现象。面积增加10%-15%,本地品种主要为308、9616,少量四粒红。

  第二站:乾安所字镇、大布苏镇、大兴镇等

  地租:19000-20000元/垧,部分农户土地由合作社牵头,集中外包。去年花生米产量7000-8000斤/垧。

  农资方面:地膜700-1000元/垧,化肥3400-3500元/垧,叶面肥和农药套餐1500元/垧左右。

  第三站铁岭:

  昌图付家镇:根据土地土质情况,地租1200-1500元/大亩(1000平);化肥160-180元/大亩,种子7元/斤(一大亩种子45斤);每大亩产花生果1000-1100斤。

  古榆:面积增加有限,部分从内蒙古包地(内蒙古地租800元/亩)。前年本地涝,因此去年花生面积略有减少,今年能种花生的地块恢复花生种植。地租:1000元/大亩。玉米900元/大亩。大亩单产800多斤花生米。

  第四站:阜新、凌海等地

  阜新:传统产区,整体播种面积变动幅度不大,本地山地为主,花生属于主要种植作物。

  凌海:平地部分玉米改种花生,山坡都是花生地块。包地户反馈面积增加10%左右。本地地租1200元/亩,较去年略增。本地多为兴城包地户种植,亩产花生果700-800斤,本地土壤条件好。

  除地租外,其他成本约1000元/亩,包括化肥亩均110-120斤(约200元/亩),预 防根腐病之类的药物50元/亩,农药80元/亩,种子、机械水电等。预计10月中旬上市。

  第五站:兴城、绥中

  红崖子:有部分玉米改种的情况。好地块地租1000元/亩,亩产700-800斤花生果,地租低的地块800元/亩,产量500-600斤果。本地面积增加。

  南秋林:面积变动不大,亩产正常情况下600-700斤果,本地地质条件一般,地租700-800元/亩。

  葫芦岛和绥中交界处:平地有玉米改种花生现象,坡地仍以种植花生为主。亩产花生果700-900斤。本地反馈外出打工人员减少,部分农户地块收回自种。

  绥中:高台镇,面积增加。花生果低于3.5元/斤出货意愿不强。

  第二部分:总结

  辽宁、吉林产区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根据实地调研以及电话情况反馈显示,辽宁地区传统白沙花生种植产区面积增加幅度有限,部分新产区辽中、辽阳等地继续增加。兴城地区花育23面积增加,主因周边以及大连等地包地增加。根据卓创资讯对重点产区进行加权平均测算后,预估2024年辽宁产区播种面积约25.14万公顷,同比增加8.14%。

  吉林产区新产区包地增加面积明显,如乾安等地,传统种植区域增加幅度不及新产区。根据卓创资讯对重点产区进行加权平均测算后,预估2024年吉林产区播种面积约27.19万公顷,同比增加13.39%。

  种植成本仍维持相对高位

  近两年辽宁、吉林等东北主产区花生包地种植成本高位。吉林产区包地种植比例较大,地租成本普遍在18000-22000元/垧,加上农资以及其他成本,包地种植总成本达到30000-32000元/垧。

  辽宁地区白沙花生产区包地占比不大,铁岭好地块地租约600元/亩,北镇好地块地租600-800元/亩,阜新山地地租略低。花育23产区主要为包地种植,兴城地租800-1000元/亩。另外,其他化肥、农药、机械等成本约800-1000元/亩。

  注:本报告仅作为对2024季辽宁、吉林部分产区新花生播种情况

  的初步参考,后续根据样本情况的扩充等或有调整及修正,不作为投资依据。敬请关注卓创资讯对其他产区的播种情况总结。

责任编辑:李铁民

  “翻过这个山头,到下一个山头就可以歇会儿了。”王中嗣给大家鼓劲儿。气温零下1°C、风力6级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出透汗,早晚凉透心”,直到正月十五,这都将是消防员们每天巡护的“必修课”。

  本报记者 王永战

  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北京市重要的“菜篮子”、“果盘子”。习近平通过视频亲切看望慰问批发市场留守的商户和采购年货的群众。在蔬菜一区露天交易区,商户和现场的群众热烈鼓掌,向总书记问好。听完市场负责人介绍保供和物流情况后,习近平仔细询问这几天市场运行情况怎么样、今年商户的买卖怎么样、今年批发价格怎么样。得知菜价保持平稳、种类充足齐全,习近平十分欣慰。他指出,民以食为天。“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事关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过年过节,安全不能忘。批发市场既要在拓展货源、丰富品种、保证质量上下功夫,也要在加强食品检测和市场管理上下功夫,让首都市民吃得放心、吃得舒心。农贸市场人流物流密集,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要适度调控人流物流,加强疫情监测检测,搞好市场环境卫生,尽最大努力降低疫情风险。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落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粮油肉蛋奶果蔬菌等重要民生商品的产销保供,畅通物流配送,丰富节日市场供应,确保数量充足、品种丰富、质量放心、价格稳定,让人民群众开开心心、安安心心过大年。

  记者丨许达 赵东辰 邢彬 彭汉明

  “选择了地质工作,就选择了和荒山野岭作伴,选择了对大地深处的艰难探索。”潘彤说,这不仅意味着艰苦的付出,更意味着道路的曲折。“最多时,我们有上万人奋战在找矿一线,但每一次出成果都十分艰辛,我们相信,只要不怕苦、不服输,使劲钻研,功夫就不负苦心人。”潘彤说,“就像每个战士都想建立战功一样,为祖国找到富矿是每个地质队员的梦想。每一次地质发现都离不开前人的积累、同事的配合,这背后,是地质人不怕吃苦的劲头、反复试错的勇气,也是拼搏奉献的传统。”

  <strong>——深入整治虚假信息等问题,防止渲染灰暗情绪。</strong>

蔡惠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