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碰瓷”WWDC:若在操作系统整合OpenAI,我的公司将不许使用苹果

来源: 慧聪网
2024-06-11 08:21:14

  华尔街见闻

  马斯克威胁称,由于OpenAI不尊重用户的数据隐私,若苹果在操作系统级别整合入ChatGPT的功能,他旗下的所有公司将禁止使用苹果设备,访客需要把设备存放到法拉第笼中。仅他旗下最大的公司特斯拉在全球雇员便超过14万。

  6月10日周一,苹果的年度WWDC全球开发者大会如期在手机iPhone、电脑Mac和平板电脑iPad等主流硬件设备操作系统中融入AI功能,特别是可以通过Siri智能助手向ChatGPT提问。

“如果苹果在操作系统级别集成OpenAI,那么苹果设备将在我旗下的所有公司被禁止使用。(因为)这是不可接受的安全违规行为。

(我旗下公司的)访客必须在门口检查他们的苹果设备,这些设备将被存放在法拉第笼中。(华尔街见闻注:法拉第笼Faraday cage是防止电磁场进入或逃脱的金属外壳。)

苹果还不够智能来制造自己的人工智能,却能够确保OpenAI保护用户的安全和隐私,这显然是荒谬的!一旦苹果将你的数据交给OpenAI,根本不知道到底会发生什么。他们在出卖你。”

  马斯克分享了一张图片,一对印度情侣含情脉脉地对视,女方被标记为“苹果”,男方被标注成“OpenAI”,两方正在共享被标注成“iPhone”的椰子中的汁水,汁水被标注成“用户数据”。整张图片的名称是“苹果智能如何运作”。

  马斯克称,“同意”分享数据的问题在于,没有人真正阅读这些用户条款和条件,所以可能用户被出卖了还不知道。

  他还转发了一个网友的帖子称,好莱坞演员斯嘉丽·约翰逊曾告知OpenAI不要使用她的声音,但后者还是高度模仿并使用,“现在想象一下,即使你不允许他们使用,他们也能用你的手机数据做什么。”马斯克回复称“就是这样!”他还称OpenAI是令人毛骨悚然的间谍软件。

  马斯克提到的“旗下公司们”应该是包括特斯拉、太空运输公司SpaceX、OpenAI的潜在竞争对手xAI、脑机接口初创公司Neuralink,以及隧道创业公司Boring Company。截至去年12月31日,马斯克旗下最大的公司、电动汽车巨头特斯拉在全球便拥有超过14万名员工。

  今年3月,马斯克起诉OpenAI及其CEO奥特曼等人,指控他们放弃了“开发人工智能是为了造福人类”的创始使命,而且有意将这个NGO变更成营利性质的机构。马斯克于2015年参与创立了Ope nAI,但在2018年辞去董事职务,随后一直批评OpenAI开发AI不负责任。

  马斯克旗下与OpenAI直接竞争的xAI则在最新B轮融资中筹款60亿美元,令公司估值约240亿美元,xAI的产品也是生成式聊天机器人叫做Grok。而在今年2月,OpenAI的估值已经跃升至800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第三高的科技初创公司,仅次于字节跳动和SpaceX。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责任编辑:于健 SF069

  王毅说,我们要求美方客观公正看待中国的发展,奉行积极务实的对华政策,和中方一道,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的轨道。这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

  除竹子之外,上野动物园还会给大熊猫准备一些苹果、胡萝卜和特制的丸子等。“苹果的口味偏甜,熊猫们似乎很喜欢,但是为了避免它们偏好某一种特制食物和口味而变得挑食,会尽量让熊猫吃竹子和竹笋。”福田丰说道。

  幼崽香香打动了万千日本民众的心,而对于熊猫饲育员而言,怀着另一种心情。福田丰介绍,大熊猫的繁殖工作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比如要关注幼崽出生后,妈妈会不会立刻抱起来喂奶,因为初乳中有免疫物质,至关重要。大熊猫刚出生时只有150克,仅凭日方动物园的经验很难养大,必须要时时咨询中国专家的建议。

  王毅表示,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从来不是一个国家,也绝不可能成为一个国家,这就是台湾问题的真正现状。想要改变这一现状的不是我们,而是“台独”分裂势力。“台独”行径与台海和平稳定水火不容。要维护台海和平就必须坚决反对“台独”,必须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这也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在乌克兰问题上,各方强调要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在台湾问题上也同样要坚持这一原则,坚决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在重大问题上不能搞双重标准。

  “作为舶来品,邮轮经历了百年发展和积累,是名副其实的巨系统工程,可以直接反映一个国家装备建造能力和综合科技水平。”邮轮的设计参与者、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开发部负责人李嘉宁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邮轮的整船零件数相当于C919大飞机的5倍,是“复兴”号高铁的13倍,而庞大的体量和复杂的工程使“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每一个环节都难度倍增。

  “再次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不同的是,中国船舶工业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和应对的能力,各家船厂都在努力寻找重新融入国际市场的办法。”李彦庆说。

袁承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