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切勿流于形式

来源: 闪电新闻
2024-06-02 02:37:56

  默达

  近日,网传一段视频中,一身环卫工人打扮的男子正用铲子将白菜切碎并投入垃圾桶中,脚边仍有未开封的塑料包装和几组完好的白菜。它们本该被端上餐桌,如今却提前一步成了“厨余”,令人惋惜的同时,又对这样的做法感到诧异。

  据悉,该男子系北京绿鑫城市环境管理有限公司员工陈某,负责垃圾分类桶站日常管理和维护,因月底尚未完成当月厨余垃圾分拣任务,遂将公司内部食堂的白菜充当厨余垃圾进行处理。从相貌上看,这名员工大概经历过“白菜梆子喂猪都可惜”的年代,却不听周围群众劝阻,公然浪费粮食。这就要进一步深究,究竟是因为个人日常工作不积极,到了月末临时应付,还是因为指标的设置不合理,使得处理人员出此下策。

  “形式主义”的做法背后,常见“只重结果”的草率导向。深究“分拣量”这一指标,固然与基层工作人员勤快与否有关,也要参考居民垃圾的生产速度和垃圾分类的推行情况。换句话说,如果垃圾分类的意识不能深入人心,分类工作不能鼓励引导全民参与,却只是在指标上“一刀切”,一味将问题推给负责垃圾处理的当事人,终是治标不治本。

  深入推进垃圾分类,这是关系 群众生活的民生“小事”,更是保护资源环境的一件大事,需要广泛参与、循序渐进。近年来,部分地区在实施过程中走得过快过急,标准虚高、弄虚作假,量是上去了,民众却连怎么分类都不清楚;部分工作变了形、走了样,分类投放情况不达标,处理能力跟不上,最后回收时仍是几个桶倒在同一堆……若只是粗放地推进工作,不仅无法实现循环利用的目标,反倒可能在层层施压中耗光了群众和环卫工人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不该是白菜,而应是急功近利的思想被“丢进垃圾箱”。

  从28岁到43岁,申军良最好的15年花在了寻子路上。他和妻子变卖了房子,花光了存款。如今,他们依然住在出租屋里,身后还欠着几十万的债。

  其实,中国学者多年来一直呼吁提高稳定经费的支持比例,但由于整个体制存在对以竞争性经费为主体的路径依赖,无论科研工作者还是管理者,对稳定性经费与竞争性经费的关系,一直没有形成很好的共识。

  对于这段回忆,黄令仪曾自述道——2001年12月左右,夏培肃院士的博士研究生林琦给我打电话,说夏培肃与李国杰所长要找我,希望我能帮助计算所的CPU做物理设计。第二天,一群年轻人坐在一个大会议室中,有人介绍了情况,又让我参观了他们研制成功的用FPGA烧成的CPU芯片,并提出了要求。

  依旧没有现成的教程,王印和其他老师一起研究,还邀请孩子们出谋划策。这是一场没有固定答案的探索,需要大家共同想办法。有孩子提出可以尝试用拉链结构,有人建议借鉴发条原理,还有位小男孩说可以借助一级火箭的分离拉落助推器的伞帽,无需增加额外的结构,还能保证水火箭的重量不再增加。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倪浩】中国海关总署查询系统最新数据显示,澳大利亚对华出口的煤炭正在增加。据《环球时报》记者查询,今年2月份,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了7.29万吨炼焦煤和13.42万吨其他烟煤,而3月份,这两个数字则分别达到了28.49万吨和176.51万吨,涨幅相当可观。

  基础研究当下的根本困境,实质上指向经费分配结构问题。专家指出,基础研究的典型特点是基础性、长期性和难以预测性。对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基础研究而言,这种以竞争性项目为中心的支持模式会造成科研人员浮躁之风盛行,功利主义导向,在选题上更看重能否在短期内出成果,使得基础研究有限的经费并没有流向真正重要的原创性研究上,经费投入产出效益不高。“这样的模式并不十分适合基础科学研究,科研人员要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来持之以恒地探索。”庄辞说。

沈君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