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无人驾驶 中外团队分别研发出视觉芯片和混合相机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5-31 07:28:48

  中新网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同步发表中外两个研究团队独立完成的两篇物理学论文,聚焦无人驾驶,他们通过两种提升图像处理的方法,分别研发出“天眸”视觉芯片和混合相机,或能用于自动驾驶汽车。

  据介绍,图像传感器对自动化机器在内的各种应用至为重要,需要兼具良好的整体视觉质量(对场景的准确解读)以及快速运动探测(实现快速反应)。不过,整合各种理想功能可能会影响效率或是需要在图像质量和延迟上做出取舍。而最新发表的两项研究,证明了混合方法能在克服之前局限的同时满足这两种需要。

  在第一篇论文中,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清华大学施路平领导的中国科研团队以人类视觉系统的运作方式为灵感,开发出一款传感芯片,能将快速但不精确的感觉与慢速但更精确的知觉相 结合。这个视觉芯片被命名为“天眸”(Tianmouc),它有一个混合像素阵列,能将低准确度但快速的事件探测(无需太多细节便可对变化做出快速反应)与慢速处理相结合,实现对场景的准确可视化。

  研究团队用一个自动驾驶感知系统证明了该芯片能快速稳健处理图像的能力。该芯片还在多个情景进行了测试,包括开车经过一个黑暗隧道,应对相机闪光灯的干扰,以及探测汽车前方有人走过。

  在另一篇论文中,瑞士苏黎世大学Daniel Gehrig和Davide Scaramuzza用视觉感知专用相机克服了存在的困难:全彩相机分辨率很高但需要大量数据处理(带宽)来探测快速变化;降低带宽会导致延迟增加,从而会影响安全性。而事件相机虽然能探测快速的移动,但会牺牲准确度。

  他们的研究表明,有一种混合系统能让自动驾驶汽车实现稳健的低延迟目标探测。通过结合这两种相机,彩色相机的帧率会降低,从而在确保准确性的同时降低带宽、提升效率,而事件相机也能弥补彩色相机造成的高延迟,确保能探测到快速移动的目标,如行人和汽车。

  《自然》论文认为,中国和瑞士团队最新研究的这两种方法,或能让自动驾驶汽车和其他应用实现更快、更高效和稳健的图像处理。(完)

  聚力突破创新技术,实施技术攻关工程项目。完善创新政策,夯实创新制度支撑,实施“透明海洋”等大科学计划,推出一批原创性成果。在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实施100项左右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

  <strong>热点八 “阳”后怎么吃——平衡膳食增强免疫力</strong>

  那么,好钢的标准是什么?中科院金属所研究员、盾构机主轴承技术总师胡小强给记者列出了几个关键词:高纯净、高均质、高强韧、高耐磨。

  我国酸菜加工工艺处于传统与现代并存状态,但土坑酸菜尚难以适应现代食品工业需求。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单杨表示,土坑酸菜作为酸菜产业中的初加工原料,如果操作规范、监管到位,其安全则可控。“3·15”晚会曝光的土坑酸菜管理粗放、卫生条件差等问题不容忽视,同时,高浓度的盐水排放也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压力。

  研究团队构筑了石墨烯与氧化物异质界面组成的二维半金属—超导体电双层结构,并对其层间拖拽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他们发现,在氧化物界面超导转变区间,石墨烯层中施加驱动电流可以在氧化物界面诱导出巨幅拖拽电流,且强度可以通过栅压/外磁场等进行有效调控。特别是在界面超导最优掺杂附近,拖拽电流耦合比达到0.3,即所产生的拖拽电流大小与驱动电流相当。与此前传统普通金属/超导金属体系相比,耦合比提高了两个量级以上。

  此外,人民银行指导政策性、开发性银行投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7399亿元,用好用足8000亿元新增信贷额度,重点发力支持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末,投向基础设施领域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9个百分点。

杜鸿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