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两证合一”试点一年 近34万辆进口机动车享红利

来源: 中国长安网
2024-06-06 12:00:14

  中新社上海6月4日电 (记者 姜煜)据上海海关4日发布的统计数据,进口机动车辆“两证合一”改革试点落地一年来,该海关已累计签发新版《货物进口证明书》33.9万余份,这意味着近34万辆进口机动车在上海口岸享受改革红利顺畅高效通关。

  去年6月1日,进口机动车辆《货物进口证明书》和《进口机动车辆随车检验单》“两证合一”改革试点在上海海关正式启动。

  《货物进口证明书》是海关办结进口汽车、摩托车放行手续后,依收货人申请所签发的证明文书;《进口机动车辆随车检验单》是海关对进口车辆是否符合中国强制性标准的合格评定结论,进口机动车辆必须取得海关出具的上述两份单证才能上市销售。“两证合一”改革试点落地后,企业只需申请一次,海关对合规的进口机动车辆合并签发统一证书,供公安车辆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时使用。

  “‘ 两证合一’后,只要申领一个证书,半天就能拿到,手续简化,时效提升,对于企业来说就意味着节约更多成本。”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上海物流中心经理黄龙武说。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汽车、摩托车进口口岸。今年前4个月,经上海口岸进口汽车7.2万辆、摩托车1.3万辆,进口量分别占全国三分之一和超六成。

  上海海关综合业务处副处长胡晓明表示:“下一步,上海海关将继续按照‘优化证单签发管理、提高整体通关效率、整合监管资源配置、降低企业成本负担’目标,优化完善各项细节,切实提升海关进口机动车监管便利化水平,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成熟经验,助力改革举措向全国推广,惠及更多机动车进口企业。”(完)

  其实,在今年的达沃斯论坛举办期间,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当地时间1月18日在苏黎世的会晤,透露了很多信息。

  [环球时报驻埃及特派记者 黄培昭]1月15日,中国外交部长秦刚结束埃及的访问,为此次非洲之行画上句号。秦刚此行共出访埃塞俄比亚、加蓬、安哥拉、贝宁和埃及5个国家。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非洲专家表示,此访延续了中国外长自1991年以来连续33年年初首访非洲的传统,彰显中国对非洲外交的高度重视。

  各省、市外贸企业包机出海抢单的伏笔,在复工复产阶段即已埋下。以苏州为例,今年上半年,苏州市政府帮助外资、外贸企业复工复产期间,发现许多外资企业海外总部的新任高管,由于疫情限制,一直没能到中国实地考察。“他们对中国的投资环境缺乏了解,甚至误会很深,会影响在苏州再投资的决策。”苏州市商务局外资处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这次随宁波团包机到欧洲,主营发热产品、户外用品批发的宁波格岚德国际贸易公司,到德国慕尼黑参加了ISPO展会。那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户外及体育用品展览会,也是以往格岚德拓展欧洲市场的重要通道。

  此外,还要推动钠资源高值开发。持续优化钠资源开发结构,积极开发钠盐下游产品,发展金属钠及合金,布局钠离子电池,推动钠盐高端化、功能化发展,打造世界级钠产业基地。

  <strong>[解说词]面对新征程上的新挑战新考验,必须永远保持赶考的清醒和谨慎,始终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吹冲锋号》第一集《第二个答案》,敬请关注。</strong>

许启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