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荣宏君:牡丹真正进入诗词作品是从唐朝开始

来源: 直播吧
2024-06-22 13:08:24

  中新网北京6月21日电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历来颇受众人喜爱,那么,它是何时进入文化艺术史的?历史上,众多牡丹绘画名家留下了哪些珍贵的艺术作品?

  记者从主办方获悉,20日,在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知名作家荣宏君携新作《翰墨天香:牡丹文化两千年》亮相,深入剖析了牡丹文化、中国艺术史等相关内容,并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

  据悉,《翰墨天香:牡丹文化两千年》以牡丹为线索,以中国艺术史上十位杰出的艺术家及他们与牡丹相关的代表性作品为主线,讲述了这些作品在流传过程中鲜为人知的故事,深入剖析牡丹在书画、诗歌、食品、茶饮、药用等领域的文化内涵,探究牡丹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

  该书责任编辑表示,荣宏君历经多年的沉淀和积累,深入研究牡丹文化,搜集历代牡丹著作,走访各大名园,采访栽培专家,对古老牡丹的品种和前世今生有着全面的认识,这本书就是他多年心血的结晶。

  活动现场,荣宏君讲述了牡丹文化史,从牡丹的起源、发展,到其在历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再到现代人对牡丹文化的传承等等。

  荣宏君说:“我第四次登上央视《百家讲坛》就是讲‘翰墨天香’,就是这本书的内容。我当时就有一个愿望,想梳理一下关于中国牡丹的发展脉络。”

  他表示,牡丹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如书画、诗词、戏曲,甚至民俗、建筑,可以说 无一不包,“我就想到了还是以我擅长的中国艺术史研究作为一条主线,讲牡丹文化,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顾恺之的绘画直到著名收藏家张伯驹收尾。”

  当被问及“牡丹如何从自然植物逐步升华为文艺作品中的重要元素”,荣宏君说,顾恺之的绘画《洛神赋图》,是牡丹进入艺术史最早的起点,“牡丹真正进入诗词作品,尤其是作为中国的一个文化现象,甚至作为历史兴衰的见证,应该是从唐朝开始。”(完)

  看得见的应用背后,是看不见的智能算力在支撑。基于最新人工智能理论、采用领先人工智能计算架构,提供算力服务、数据服务和算法服务的智能计算中心(简称“智算中心”),在推进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日,由国家信息中心联合浪潮信息发布的《智能计算中心创新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显示,全国目前有超过30个城市正在建设或提出建设智算中心,整体布局以东部地区为主,并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拓展。智算中心的创新发展,有望成为带动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引擎。

  去年4月,数字人民币试点在厦门落地后,建行厦门市分行已将其应用从购物消费、餐饮文旅拓展到交通出行、生活缴费等领域,目前已覆盖14个行业,初步形成数字人民币生态,有效满足百姓“衣食住行游娱购”等生活服务需求。

  “我们正在抢抓工期推进隧道内设备安装等后续工程,让海底隧道早日通车。”中交一航局安装公司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部经理林彰松说。

  “中国向世界发出强有力信号:中国已做好一切恢复如常的准备。”《印度时报》网站刊文称,中国国内经济活动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这对全球贸易和经济来说是好消息。跨境自由流动有望进一步对国际商业活动产生积极连锁反应。贸易展、展销会和博览会终于可以恢复,国际买家将重返中国,国内供应商将可以展示他们的最新产品。

  “今年春节亲戚朋友出门旅行的很多,我们能在过节的时候如期感受我们特有的文化,也很不错。”湟源县市民于颖说,今年来看排灯的人格外多,就连附近的饭馆都开得多些。

  1月底,辽宁省政府印发《辽宁省进一步稳经济若干政策举措》,出台九方面共二十七条措施,从金融信贷、产业发展、外资外贸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全省经济行稳致远,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陈孟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