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打造“演艺之都” 去年营业性演出达4.9万场

来源: 新浪财经
2024-06-17 23:11:29

  中新网北京1月22日电 (记者 吕少威 陈杭)2023年北京营业性演出达4.9万场,票房收入超23亿元,比2019年场次翻倍,创造历史新高。

  22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举办“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电影局局长霍志静作上述表示。

  霍志静表示,2023年,北京坚持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守正创新、主动作为,紧扣时代脉搏和群众需求,积极应对压力和挑战,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中轴线重要遗产点文物完成整体腾退

  北京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布局,出台“演艺之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开足马力加大文化内容供给,成功举办“大戏看北京”2023展演季,演艺新空间持续涌现,“会馆有戏”推出400余台精品演出,全年举办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百余场,演出市场火爆成为2023年的重要文化标记。

  中轴线重要遗产点文物完成整体腾退,由中轴线申遗带动老城整体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大运河、长城、西山永定河三条文化带和建党、抗战、新中国成立三大红色文化主题片区成功打造了历史文脉传承的北京样本。“博物馆之城”建设扎实推进,全市新增11家备案博物馆,挂牌27家“类博物馆”,举办展览700余场,参观人数达8700万人次,均创历史新高。

  三大文化设施如期开放

  位于城市副中心的北京艺术中心、城市图书馆、大运河博物馆三大文化设施于2023年底如期开放、精彩亮相。北京创新实施“‘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16所高校5万余名学生走出校园参与首都文化建设,形成高校人才培养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双向赋能的生动实践。

  20 23年9月,阔别10年的“我与地坛”书市重磅回归,近50万读者共享书香盛宴,续写城市文化记忆。未来,春季朝阳书市、秋季地坛书市将每年固定举办,成为“书香京城”的经典品牌。北京及时回应群众诉求,推动95%景区取消预约,不断扩大博物馆延时开放范围,大力整治票务“黄牛”乱象,受到群众积极回应和充分肯定。首都文明创城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实现“十七连升”。

  去年1月至11月北京文化产业实现营收近1.8万亿元,同比增长14%,以文化科技融合为代表的新业态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力。倍受关注的电影市场不断刷新档期票房纪录,《满江红》《流浪地球2》《志愿军:雄兵出击》《消失的她》等北京出品影片成功点燃观众热情。

  霍志静提到,为繁荣发展首都影视产业,近期北京市委将出台关于推动首都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在资助扶持优秀作品创作生产、推动影视产业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完善影视拍摄服务保障机制等方面推出务实举措,为影视企业在京发展注入信心,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完)

  何亚福认为,相比从经济发展角度解释生育意愿,从一个地区人们对待生育的态度,即生育文化的视角来分析生育意愿的强弱,或许更接近事实。仔细观察,11个自然增长率为正的省份,不管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其传统文化对待生育的态度都更积极。

  特斯拉新工厂的到来,迅速将上海推向新型储能产业的话题中心。在林伯强看来,新工厂在质量和成本要素方面具有压倒性优势,必将引发国内储能行业大洗牌。

  “长期看,需求侧的因素也非常关键”,蔡昉表示,因此,长期的制度建设就是中国特色的福利国家,基本实现公共服务的全生命、全民覆盖。

  巡视期间,中央第十一巡视组还设立了专门值班电话和邮政信箱,受理来电来信来访。巡视组受理信访时间截止到2023年6月20日。

  据了解,深圳人才房签订买卖合同10年后,可根据有关规定申请100%产权上市交易。这意味着购房者在买房的10年内,无法卖房。

  这一次,特斯拉瞄准另一个逐渐升温的新型储能赛道。在当地政府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看来,上次引入特斯拉,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成为临港新片区的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此次储能超级工厂,“将有望再造下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谢秉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