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信心说丨一路“繁花”!文旅消费拉动经济“上春山”

来源: 红山网
2024-06-02 06:28:06

  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刚刚结束的清明假期,大江南北的消费者上春山、品春鲜、赏春花、逛春市,“春日经济”活力满满、暖意融融。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假期3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19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1.5%;国内游客出游花费539.5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12.7%。“全国的景区看起来都像有1亿人”话题走红社交网络,“热辣滚烫 ”的假日经济显露若干新趋

  跟着繁花去旅行,节令旅游项目激活“消费DNA”。北京玉渊潭的樱花、贵州毕节的杜鹃、河南洛阳的牡丹、西藏林芝的桃花……随着大地春回、万物复苏,短途近郊游与“拼假”长线游各显风采,踏青赏花成为旅游主旋律。各地以花为“媒”,打造赏花产业链,向“颜值”要“产值”。“赏花+民宿”“赏花+美食”“赏花+旅拍”,赏花经济涵盖衣食住行多种业态,为游客提供融合式的出游体验,以节令消费促成全时全域的文旅发展格局。

  强化“出圈”标签,“小而美”目的地绽放春日活力。从被一碗麻辣烫“点燃”的甘肃天水,到以一顶“簪花围”夺人眼球的福建泉州,特色文旅标签让“小地方”赢得“大流量”,也将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随着游客的年轻化,文旅IP的网络辨识度成为消费者“种草”的关键点。网红目的地在抓住流量密码的同时,也不断优化服务细节、改善消费体验,主打一个“宠”字,牢牢兜住“泼天富贵”。

  传统节日结合非遗文化,国货“潮品”引领消费新趋势。清明前后,传统服饰、茶文化、陶艺制作等“中国风”元素席卷市场。其中,以马面裙为代表的时尚“探春”穿搭,带动新中式服装产业爆发式增长。汉服约拍、汉服游园、汉服角色扮演等体验服务产品也乘势而上,提供互动式、沉浸式的消费体验。传统文化不再是“压箱底”的纪念和回忆,而是消费者形成身份认同、建立生活仪式感、塑造个性风格的“情感密码”。

  二十四节气贯穿着一年的时光轮回,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宝藏。热力十足的“春日经济”,启示市场从节令文化中把握机遇、觅得商机,延长季节性消费的链条和热度,从“限定之美”走向花开不败。当然,深挖新型消费潜力,推动市场活力“四季如春”,不能仅仅注重“面上”的包装和感官刺激,更要坚持厚积薄发、持续创新,紧随新兴消费理念,拓展消费场景的外延,以扎扎实实、原汁原味的体验俘获消费者芳心。

  (文丨王钟的)

  近日,南宁机场迎来春节假期返程高峰,1月25日至27日连续“高位运行”,日均旅客吞吐量突破4.1万人次。其中,1月27日(正月初六)达返程最高值,单日旅客吞吐量接近4.5万人次,刷新今年春运单日旅客吞吐量纪录,航空市场需求增长旺盛并呈现良好恢复态势。

  “大年初一当天,村民早上9点开始排队入场,9点半左右拍摄就结束了,整个过程持续半个小时。”曹敏表示,拍摄如此顺利,一方面是村里有拍摄“全家福”的经验,另一个原因是村里经常组织活动,村民们有组织意识。

  服务业的招聘甚至转向了“银发一族”。此前,麦当劳在中国老年人才网刊登招聘信息:招聘退休员工,55-60岁,每周4-5天班,每天4-8小时,1800元/3500元/月。

  城市商圈毫不逊色,“柜哥”“柜姐”喜笑颜开。从“商圈购物节”“邻里生活节”,到“无人机灯光秀”“中国龙DIY”,南京新街口等长三角知名商圈的各项活动令人目不暇接。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形势越是复杂、任务越是艰巨,越需要发挥统一战线这一重要法宝作用。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在亿万人民胼手胝足的团结奋斗里形成共同致力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驻扎在重症病房是常有的事。”接受记者采访是于海霞下夜班后“挤”出来的时间。

杨淑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