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观澜:与内地“迎来送往”中,把握香港发展机遇

来源: 砍柴网
2024-06-04 17:41:00

  中新社香港6月2日电 题:与内地“迎来送往”中,把握香港发展机遇

  中新社记者 香卢平

  关注香港的人士或许会发现,近期香港与 中国内地间的“迎来送往”可谓“一浪接一浪”。

  “送往”方面,6月1日,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从香港国际机场出发,搭载100多名香港大学生赴上海实习。而此前,香港廉政公署还组织了最大规模赴内地交流团。

  就在这一浪接一浪的“迎来送往”间,香港与内地的深化交流合作亦愈发凸显。

  一直以来,作为国家的特别行政区,“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是香港的独特名片。随着国家扩大对外开放稳步推进,香港这张名片含金量也持续提升。内地省份与香港合作的重要内容正是共同“搭台唱戏”,助力内地企业“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供应链。香港也需要在和内地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中,不断巩固自身独特地位,从而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种双向需求下,“迎来送往”自然水到渠成。

  需要注意的是,于香港而言,不能只将“迎来送往”当做流于表面的活动,更要认识其背后反映的内外形势变化,把握好其中的机遇。

  香港发展史是一部在识变、求变、应变中实现自我超越的历史。只有认识到当下变局,才能更好开新局。尤其面对外部经济环境变化,香港在眼光“向外看”的同时,也要关注到内地发展及需求。

  例如,当前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出现催生出众多新兴产业,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新一轮驱动力。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亦是内地全力推动的方向。近年来,内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激励研发的重大政策措施。这种鼓励创科的氛围和不同激励政策,可为正构建国际创科中心的香港提供借鉴。

  “识变”之后,香港应思考如何利用自身优势,与内地携手共进。仍以创科为例,香港拥有林立的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可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香港资金充沛……这些优势让创科成为香港与内地合作过程中的重要领域,从香港与鲁、沪、桂三地签署的合作意向中便可见一斑。当然,从合作意向到最终落地还需要双方不断磨合,需要更多、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才能实现。

  <strong>●共同维护地区安全和发展</strong>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南宁1月7日电 (黄令妍 韦天聪)为与东盟各方进一步凝聚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的广泛共识,及早启动第20届东博会各项筹备工作,2023年1月6日,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秘书处携手东盟国家驻南宁总领事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举办迎新文化交流活动。

  现在农民收入虽然还不是很高,但创造的消费增量已经和城镇居民差不多了,随着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消费加快升级,预计每年可以新增2万亿元左右消费需求。

  双方要加强各领域各层级交流,开展人文合作,深化人民感情,筑牢两国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民意和社会基础。持续密切人文交流,加快推进互设文化中心工作,早日建成鲁班工坊。要扩大新闻、媒体等领域合作,办好2023-2024年中土互办文化年活动,支持扩大两国地方合作。

  在国内,针对新冠“脑雾”的缓解与治疗,唐毅的团队此前已启动了一项临床研究。研究主要面向既往没有认知障碍及痴呆的病史、现在得了新冠(核酸或抗原阳性后3-12周之间)、年龄在18-80岁之间的新冠患者,并持续招募受试者。

  泸州市叙永县公安局网安大队主办侦查员 罗玉樵:大概临考前的一个礼拜左右,这些考生就会陆陆续续聚集到(四川),到考场周边,嫌疑人还要对(作弊考生)开展一些前期的培训,比如说(作弊)设备是怎么调试的。他们内部人员也会开展培训工作,怎么把答案传进去,怎么把题拍出来。

黎怡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