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升至51.7 创2022年7月份以来新高

来源: 南风窗
2024-06-04 08:04:35

  本报记者 孟 珂

  6月3日公布的5月份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录得51.7,微升0.3个百分点,为2022年7月份以来最高。

  从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分项数据来看,5月份制造业供需持续扩张,生产指数升至2022年7月份以来新高,其中消费品类生产增长强劲;新订单指数在扩张区间小幅下行,外需扩张幅度明显放缓,当月新出口订单指数明显放缓,不过仍位于临界点上方。

  制造业企业用工仍偏谨慎,5月份从业人员指数在收缩区间小幅回升,消费品制造类企业的用工略有增长。调查显示,用工收缩普遍与人员离职后 企业未填补空缺以及生产效率提升有

  随着新订单增加以及用工减少,企业积压业务量连续三个月上升,5月份积压业务量指数升至2021年10月份以来最高,企业选择消耗产成品库存以满足新订单需求,导致5月份产成品库存指数再度回落至收缩区间。企业采购意愿增强,当月采购量指数在扩张区间升至近三年来新高,当月原材料库存指数与4月份持平,处于扩张区间。

  周茂华认为,从分项指标表现看,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稳步复苏,制造业企业整体经营状况持续改善,企业增加库存、增加招聘和扩大生产意愿有所增强。

  金属、原油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带动5月份制造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继续上行,已连续两个月高于临界点。销售端竞争激烈,部分企业降价促销,当月制造业出厂价格指数仍处于收缩区间,不过较4月份微升。

  制造业市场信心相对稳定,5月份生产经营预期指数在扩张区间微升。受访企业称,增长预期主要与最近国内外市场需求回升有关,此外也得益于新产品问世、技术进步和产能扩张。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表示,5月份制造业景气度维持向好,供给、内需、出口不同程度扩张,企业维持乐观情绪。

  周茂华表示,国内宏观政策不断加大对制造业方面的支持力度,未来需积极落实好此前出台的减税降费、设备更新改造与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措施,在促进消费和内需稳步复苏的同时,积极为制造业纾困减负,激发微观主体创新活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尉旖涵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疫情以来中国出境游总量始终低迷,但出境游人均消费不降反升。携程数据显示,近半年来内地出境的机票及高星酒店人均花费,较疫前分别增长了64%和40%。

  这也已在各地的实践中得到体现。根据中指研究院统计,截至12月26日,全国超330个省市(县)发布楼市宽松政策超千条,其中48城111条涉及优化限购,173城240条涉及优化限贷,33城41条涉及优化限售、29城34条涉及调整限价。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热闹的爆竹声,曾经是过年的“标配”,更是记忆中“年味儿”的气氛担当。作为一种辞旧岁、迎新年的传统民俗,在很多人眼里,没有烟花爆竹的新年是没有“灵魂”的。

  有分析认为,上述发射安排只是航天科技集团一家公布的计划,如果算上其他国有集团的发射计划以及国内多家商业航天公司的发射任务,今年中国的年度发射次数可能与去年基本相当。

  “综合ICU主要收治年龄非常大,并且需要机械通气的病人,专科ICU可以做一些生命体征的监测和基本的呼吸支持。”冯晓梅说,“但是(人力)资源不够,我们从其他科室抽调医生,扩充到ICU。”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日美将携手加强半导体人才培养抗衡中国”。日本共同社29日独家报道称,为培养拥有尖端半导体技术的人才,日美两国政府将加强合作。共同社称,考虑到军事力量不断增强的中国在安保方面令日美感到“紧张”,两国决定在人工智能和超级计算机等下一代技术方面,实现各自擅长领域的技术能力互补。由于半导体目前已成为所有产业不可缺少的存在,所以日美两国此次合作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引领”半导体技术。

陈佳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