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1克棉织500米纱线 中国百年纺企何以引领行业潮流?

来源: 旅游网
2024-06-05 04:14:30

  中新网无锡6月3日电(记者 唐娟 魏园)太湖之滨,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纺织企业正以智能化改造引领行业潮流。6月2日,中新网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苏采访团走进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我们现在所在的车间,量产的就是世界上最细的纱线,它能细到什么程度?1克棉花能织出500米的纱线,这就是300s特高支纯棉纱线。”在无锡一棉的生产车间,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赟向记者介绍着棉纺行业的“奢侈品”。

  在运转的纺织车间,一排排机器前只能看到几个工人,实在让偌大的车间显得有点冷清。蔡赟说:“几十万个传感器构建了一个智能化生产线网络,生产状态、产品质量和机组用电信息等生产数据都能在终端大屏上一目了然,每万锭用工10人以内,已经不是一句空话,它代表着中国纺织行业最领先的技术水平。”

  无锡一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9年,它见证了无锡乃至中国纺织行业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无锡一棉同样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然而,凭借其过硬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一棉成功实现了从传统纺织到现代化智能制造的华丽转型。

  智能化改造是无锡一棉转型升级的关键,这为企业带来了切实的效益:生产效率提升了15%、运行成本则降低了11%、劳动强度降低30%。同时,无锡一棉的转型还赢得了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江苏省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企业(标杆工厂类)、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管理创新成果大奖”等多项荣誉。

  以技术革新为核心,无锡一棉不仅为全球纺织行业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更在全球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300s特高支纯棉纱线在这里实现量产;100s以上特高支纯棉纱线在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国际众多知名成衣 品牌纷纷选用无锡一棉的面料;其输出技术在埃塞俄比亚德雷达瓦国家工业园投建的纺织工厂更是国际合作的典范。

  无锡一棉的发展历程,是中国传统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这家百年工厂以其不断创新的精神,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典范。(完)

  这是18岁的苏翊鸣首次参加极限运动会。根据赛事规则,在30分钟的规定比赛时间内,选手理论上可以不限次数滑行,取成绩最好的两次滑行分数相加排出总成绩。第一轮,苏翊鸣因落地失误仅得10分。第二轮,他完成正脚1800动作,拿下39分。此后两轮滑行,苏翊鸣均未能成功完成反脚1980动作。第五轮,他终于顺利完成了这个动作,得到48分。最终,苏翊鸣以87分的总成绩排名第三,收获一枚铜牌。

  展望2023年,余伟文认为,金融市场仍受众多不确定因素影响,相信资产价格会持续波动。在通胀和利率走势尚未稳定的情况下,如果实际情况与市场预期出现较大偏差,资产价格难免会再出现猛烈的波动或调整。但同时,受惠于内地防疫措施逐渐放宽及刺激经济措施的推出,中国经济有望在2023年强劲复苏。而随市场预期通胀进一步放缓,以致加息步伐放慢,债券将变得更具吸引力。

  现在我可能更重视年轻人的培养,数学传承的观念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个团体不是很大,学问在不断创造的同时也会流失一些学生,如果没有办法传承的话(数学研究)可能就会停下来,别的团队会在这方面开展工作,中国可能就会失去一些有代表性的数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所以这种传承是很重要的。我希望未来数学研究在发展新的方向的同时,要保证一些已经在国际上有高水准的项目能够不断发展。(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多伦多1月30日电 由加拿大多伦多华人社团主办的“玉兔迎春”2023年“欢乐春节”云端海外戏曲春晚·中国戏剧梅花奖大联欢近日以在线方式面向全球播出。

  宜宾市就业创业和农民工服务中心副主任 项德银:今天是我们首趟包机94名宜宾籍务工人员从家门口到厂门口,接下来我们还将组织两趟包机和一系列包车、包列活动,促进宜宾籍务工人员快速返岗。

在一次次头脑风暴中

吴盈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