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聚焦“双中心”建设 促科技创新体系效能提升

来源: 重庆华龙网
2024-06-22 08:45:44

  中新网西安6月20日电(张一辰 宋宇航)“西安是国家重要的科研和文教中心,科创资源富集。我们坚持以‘双中心’和秦创原建设为引领,全力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速集聚。”中共西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来升20日表示。

  当日,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围绕“聚力‘八个新突破’、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迈出坚实步伐”主题,介绍有关情况。

  2022年底,西安正式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成为继北京、上海和粤港澳大湾区之后,全国第四个具有“双中心”定位的区域。

  谈及一年多来,西安“双中心”的建设推进情况时,西安市科技局副局长江霞表示,在“双中心”建设的引领带动下,全市“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集聚”相互支撑的创新生态更加优化,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断提升。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西安由2022年第22位上升至第19位,首次进入全球 前20序列。

  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达到1.25万家、1.5万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数量占比超过42%,创新驱动发展驶入快车道。

  据介绍,西安市“双中心”建设55项目标任务均按时序进度顺利完成,目前新材料陕西实验室获批建设,长安先导产业创新中心航空宇航智能制造实验室、未央区武德路创新街区进入试运营,西安理工大学科创城开工建设。科技金融服务企业320家次,贷款额14亿元(人民币,下同)。西安创新投资基金已累计注册36支市场化子基金,认缴规模223.48亿元。

  江霞表示,未来,西安将重点聚焦“双中心”实体化运行,强化校地融合发展和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实施“一校一策”,支持西安交通大学打造西部创新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示范区,推广“校招共用”引才模式,建设一批校企协同创新平台。支持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在科研攻关、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完)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党领导人民取得一个个伟大成就、战胜一个个艰难险阻,历经千锤百炼仍朝气蓬勃,原因就在于党敢于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

2022年8月15日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郑州1月10日电 (记者 韩章云)河南省气象局10日发布消息,据最新气象资料监测分析,预计12日至15日,河南大部分地区将迎来雨雪、大风以及10℃左右的强降温天气,局地将出现寒潮。

四川甘孜特警

  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增强不可战胜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会依靠斗争走向未来。发扬斗争精神,就要敢于对一切阻碍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绊脚石亮剑、敢于同一切危害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逐梦星辰大海最前沿、在奥运比拼竞赛场、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新时代的赶考人与困难角力、与阻力对垒,战风斗雨、闯关夺隘,把一个个艰难险阻化成铺路基石、把一个个群众期盼变成了丰满现实。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更需要我们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勇于奉献、在时代波涛中敢于直面挑战迎难而上,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今年,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不少在外工作的人已经开始准备回家过年的行程。作为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运,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运人流高峰与疫情高峰叠加,除了常规出行装备,健康防护装备更是必不可少。

赖美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