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能源、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在江苏徐州举办

来源: 广州日报
2024-06-04 03:57:02

  中新网徐州6月1日电 (朱志庚 张馨元)5月30日至31日,由中国矿业大学主办的第十届能源、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在江苏徐州举行,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350余名专家和代表参会。围绕大会主题“聚焦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与会代表共商能源领域转型方向与路径,共绘可持续发展蓝图,为推进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产业升级贡献思路。

  开幕式上,大会主席、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宋学锋在致辞中表示,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对于构建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意义重大。此次会议的召开对于进一步加强国内外高校专家学者的互动交流,不断推进全球煤炭能源领域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Abdulmotaleb El Saddik、美国工程院院士Dushan Boroyevich、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胡振琪、日本工程院院士Noritatsu Tsubaki等12位专家先后作了精彩的主旨报告。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资源开发与利用、安全工程与职业健康、深地工程与能源利 用、智能化装备技术等十个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会议共收到代表摘要418篇,论文全文199篇,评选出优秀论文40篇,优秀墙报4篇,交流口头报告333篇,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在5月31日晚举行的会议闭幕式上,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波表示,中国矿业大学深入实施开放办学战略,不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努力为能源低碳转型发展提供“矿大方案”,作出“矿大贡献”。站在建校115周年的历史节点上,学校愿与国内外同仁携手并进,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等各种挑战,在人才培养、科学创新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为探索和建设全球可持续发展新模式积极贡献力量。

  Dushan Boroyevich院士表示,中国矿业大学自1985年举办第一届会议以来,始终聚焦能源、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四十多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本届会议吸纳了大量年轻学者参加,为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南宁1月18日电 (记者 林浩)“2023年,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深入实施,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加快,广西与东盟在分享超大规模市场、进一步发挥互补优势、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紧密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等方面的合作前景广阔。我们愿与各方一道,进一步深化贸易投资合作,共建国际贸易新通道。”1月1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厅长杨春庭说。

  18时09分,在车站门口焦急等候的民警终于看到充氧归来的警车。等候在进站口的民警抱起氧气袋冲向三站台。

  “小组作业,同学们大都不太情愿说话,也不愿意开摄像头,只有一个名字摆在线上会议屏幕上,一两个人张罗作业,其他人能闭麦就闭麦。”这样的情况让李屹染感到完全和外界“零交流”。“我和大学同学都是网友,很渴望和真实的他们进行线下交流。”于是当李屹染看到学校开始留学交换报名时,她果断报名,到北京的一所高校留学半学期。

  《计划》明确,到2025年,基本形成规范高效、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多领域、多种类、全方位的人工影响天气新型工作体系。集约高效、国省联动的精准作业能力明显增强,流程清晰、客观定量的效果评估业务基本建立,先进高效、安全可靠的装备弹药及其全链条监管能力显著提升,聚焦核心、内外协同的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职责清晰、管理规范的支撑保障能力持续加强。

  据主办方介绍,2023中国—东盟网络春节联欢会首次采用Unreal Engine5的实时光线追踪技术,将东盟十国的地标建筑放进虚拟舞台,同时使用虚拟DMX灯光系统控制虚拟舞台数百盏灯光和特效,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本报记者 吴 月

袁富毓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