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抓好粮食安全“头等大事” 高标准农田里写满“丰收策”

来源: 秀目传媒
2024-06-02 14:15:16

  农田建设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关键举措。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质量第一,优先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

  当前,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处于抽穗灌浆期,长江流域小麦即将进入收获期,各地高标准农田为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提供了关键支撑。

  在北方,冬小麦进入抽穗灌浆期,河北保定曲阳县文德镇的高标准农田里一派勃勃生机。

  “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抗灾能力强……”这是王爱永对高标准农田自己的内心体会,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田间灌排系统更加完善,机械化作业更加便捷,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眼瞅着一块块农田变成良田,庄稼种在高标准农田里,那才叫一个踏实。”王爱永说。

  高标准农田项目指挥部负责人陈冬兵介绍,与普通农田相比,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机械化水平比非项目区高15到20个百分点,规模经营土地流转率比非项目区高30%。同时,项目区节水增粮能力显著增强,每亩农田节本增效500元以上,亩均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00公斤以上。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强政策和资金保障,强化全程监管,提高工程质量,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截至3月底,各地完成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约1000万亩、开工在建面积约4435万亩。”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陈邦勋在介绍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时表示。

  从“肩上背”到“天上飞”,从会种地到“慧”种地,是我国“三农”人对于现代化农业的希冀。

  在南 方,位于四川眉山天府新区贵平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施工现场,大型挖掘机、压路机正在地头来回穿梭,工人们开足马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为接下来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的种植奠定基础。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共1万亩,其中5000亩改土区域基本完成,现阶段正全面移交种植大户进行种植工作,整个项目预计在5月份之内完成。目前旱地已种植约1800亩,水田种植约800亩,预计本周内完成播种。”贵平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经理陈超介绍。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个重要抓手。“根据地形地势特点,高标准农田修建时综合考虑实用性和建设成本,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及适应现代农业生产需求。”眉山天府新区乡村振兴局耕保股负责人祝志文介绍,当地依势移高填底,实现耕作田块内部土方的挖田平衡,并配套坡面防护措施等。“2024年,眉山天府新区5.04万亩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任务正在建设当中,主要涉及贵平镇和高家镇;2025年,4.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正在规划设计。”

  “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体现在外观上,更要落到耕地质量提升和助农增收上。”祝志文说,接下来,还将利用“卫星+物联网”赋能智慧农业,在耕地保护、土地经营、种植监测、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发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保障粮食安全。

  让高标准农田“高”起来,投入不可或缺。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介绍,中央财政强化资金政策保障,今年农业生产相关资金已经下达,支持实现全年农业生产开门红。将加大资金投入,指导地方用好2023年底增发的2249亿元国债资金,高质高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灌区改造提升等项目;提高补助标准,将中央财政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亩均补助标准由1300元提高到2400元,同时取消地方对产粮大县的资金配套要求。

  不到正月十五,后野厂村村民在文化大院练习舞龙,为元宵节表演作准备。这项舞龙的习俗,已经在后野厂村传承了十多年,长50米的长龙,舞动起来需要多人配合。

  酥油花题材取自佛经传记、民间故事,艺僧制作时,每年题材都不一样,寺内上花院与下花院互相竞争,展出前不轻易示人。

  展望后市,建议关注疫后修复链中估值合意的医疗器械、创新药、中药、疫苗、广告营销、一般零售,地产链处于估值低位的装修建材、地产、家具,以及仍在估值底部的保险、证券。此外,可关注部分成长景气预期在2023年改善的通用自动化、计算机、半导体设计。

  据广之旅介绍,团队游客在抵达目的地后,将会受到当地不同形式的热烈欢迎。如“迪拜6天团”,游客抵达后,当地官员将在机场迎接,首天下榻的7星帆船酒店将为游客提供“提前入住”服务;阿布扎比旅游局将在亚斯岛法拉利乐园门口为游客安排隆重的欢迎仪式,随后游客将免费进入园区游玩。“埃及10天团”游客抵达后,当地将在阿斯旺游轮举行欢迎仪式,政府官员为游客送上精美伴手礼。“柬埔寨4天团”游客抵达后,当地旅游部官员将在机场欢迎,并为游客献上花环和伴手礼,此外,游客将参与暹粒欢迎晚宴,柬埔寨旅游观光局副局长出席。“泰国6天团”方面,泰国旅游局将向首团游客赠送纪念品,并在机场举行欢迎仪式。

  在活动过程中,朱老师会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让他们近距离接触动植物,“我在活动开始前会跟孩子和妈妈们说,在活动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学生,大家一起从大自然中获取营养。”

  西埌镇木棉村有38亩连片竹林,有狮舞、陶瓷等民族传统文化。设计者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结合农耕文化进行村庄设计,引进乡村旅游开发公司,对闲置房屋修旧如旧,打造特色生态农业观光创新基地。

谢泰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