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网红卖课乱象,或可设置“知识付费”反悔期

来源: 百度新闻搜索
2024-06-20 15:59:57

  郭元鹏

  近年来,网红卖课风生水起。一些网红披着情商、财商、成功学、精英教育等外衣,向粉丝销售所谓的“IP课程”,不少课程虽价格昂贵却备受追捧。一些网友认为,知识付费无可厚非,粉丝买网红的课程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也有很多网友质疑,网红卖课是假,制造焦虑后把粉丝当“韭菜”收割是真。(6月19日《工人日报》)

  “知识付费”似乎已经被网红们玩坏了:“10节课编程入门速成”“5分钟掌握写作技巧”“7节课学会理财”……各大平台上,以快速入门、迅速见效为卖点的课程随处可见。一些不良商家精准拿捏用户需求,通过夸大宣传、虚假包装等手段高价售卖缺少实质内容的课程,吸引一批又一批人为之买单。很多人在付费之后,并未获得等价的知识或服务。

  “知识付费”原本是一种不错的方式,既能让“知识拥有者”获得利益,还能让“想学知识者”学有所成,体现了知识的价值。然而眼下的所谓“知识付费”却是乱象丛生,处于野蛮生长的阶段,须及时有效治理,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知识付费”毁在一帮“没知识的人”手里。

  对于平台来说,需要对“知识付费”的内容进行审核。要组织专家对“知识付费”内容检验,看看达到了什么知识层面,是“花拳绣腿”还是“武功超凡”,依据其内容的优劣给出一个“指导价格”,而对于那些“虚假知识”“套路知识”则需要拦截在“知识付费”之外。

  此外,可以尝试设置“知识付费” 的反悔期。目前,很多商品都赋予了消费者的反悔权,实际上“知识付费”也是一种商品,也应该赋予消费者这样的权利,对于那些物无所值甚至是坑蒙拐骗的所谓“知识付费”,要让消费者能“用脚投票”,要设置多少天之内可以“不满意就退款”的制度。

  “稳”的重点是稳经济社会大局。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我们要瞄准“稳增长”这个主要目标,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让居民想消费、敢消费、能消费,并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夯实“稳就业”这个重要基础,完善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就业扩容提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抓住“稳物价”这个关键环节,加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确保大宗产品保供稳价,更好支撑经济回稳向上。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多家银行针对出游、观影等消费场景推出各类优惠活动。例如,平安银行信用卡推出“加油88 微笑开运”瓜分百吨油活动,活动期间持卡人可以在平安口袋银行APP参与无门槛抽奖,每次抽奖可获得面值不等的加油立减券。

  人才是战略资源、是制胜底气、是不竭动力。新装备形成作战能力,关键在人才。装备的训、管、用,归根结底要落在人身上,“舞台”搭好,角色更要选好、用好、备好。要有一盘棋思想,以岗位需求为最大需求,打破建制壁垒、不搞按资排辈,大胆将有才干、有特长、有能力的官兵选任至新岗位;构建关键岗位人才成长路线图,坚持多岗位历练,多渠道培训,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抓成长规划,严防人才队伍青黄不接,让人才资源像河流般源源不断。

  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不断丰富。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部将原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改版升级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平台在原有专题教育和课程教学两个板块基础上,拓展至德育、课程教学、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经验、教材10个板块,共53个栏目。平台现有资源总量4.4万条,是改版前的4倍;其中,“课程教学”板块资源2.5万课时,是改版前的2.9倍,覆盖30个版本、446册教材。这些优质资源有效服务了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教学改进、农村优质资源共享和家校协同育人。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04/1444126964.jpg" alt="" />

  提起未来的职业规划,在北京读书的张静雯想成为一名教师。这个冬天,是老师们的陪伴让她走过了最艰难的时刻,以极大的耐心和包容心抚慰她和同学们的焦虑情绪。“我非常敬佩教师这个职业,他们是困难面前最坚固的防线。”被老师的陪伴温暖的她,想将这份陪伴传递给更多人。

邓仪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