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与整治“黑救护车” 山西太原规范非急救医疗转送服务管理

来源: 安徽网
2024-05-30 19:44:15

  中新网太原5月29日电 (吴琼)记者29日从山西省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山西卫健、公安、交通、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将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履行监管责任,对非法营运的非急救医疗转送等“黑救护车”联合开展打击与整治行动,保障非急救医疗转送服务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当日,卫健、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对《太原市非急救医疗转送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情况进行介绍。

  太原市委卫健工委委员、太原市卫健委副主任何进凯介绍,《办法》的出台不仅填补太原乃至山西专业非急救医疗转送服务的空白,同时也缓解民众“出院转送难、长途看病难”等问题。

  “《办法》将于6月1日正式实施,规定非急救医疗转送工作服务主体,进一步明确服务流程,让非急救医疗转送服务变得有章可循,有据可遵。”何进凯介绍,《办法》指出,将非急救医疗转送服务定义为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之外,不需要实施急救措施但需要配备医护人员、急救药械、搬运工具,给予一定医疗干预的转送服务。

  监督管理方面,明确各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将非急救医疗转送服务工作纳入对医疗机构日常监督管理,由太原市卫健委对新开展非急救医疗转送 服务的医疗机构进行现场核验。

  机构管理方面,明确非急救医疗转送服务机构的服务条件、备案程序及转送服务相关要求。强调非急救医疗转送服务起讫点应当至少有一端在太原市范围内,严格收费标准,不得超范围经营。

  下一步,山西太原将出台救护车规范管理相关措施并抓好落实,制发《救护车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根据用途将太原市救护车分为院前急救救护车、非急救医疗转送服务救护车、其他用途救护车,并对车辆配置标准和外观标识进行明确规定。

  建立全市救护车信息化管理平台。太原市各类救护车辆信息将全部录入平台;适时逐步推进平台信息与太原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互联互通,实现救护车配置、使用情况、使用期限及违法记录等信息及时更新。

  此外,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引导民众知晓太原市非急救医疗转送服务和救护车分类管理等政策,主动选择正规转送车辆;指导各医疗机构出台相关举措,配合非急救医疗转送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规范开展非急救医疗转送服务,协助做好宣传推广,并为非急救医疗转送车辆进出医院、车辆停放提供便利条件。(完)

  自从建了气象观测设备极寒试验基地,已经陆陆续续有四批观测设备运达这里。一开始的仪器,老全他们凭着经验还能叫出名字、知晓功能。但从“怪家伙”激光测风雷达“入住”后开始,他们就逐渐开了眼界。现在他们知道了,他、他和她守了半辈子的寒冰冻土,是这样一片富矿,不仅是在数据空间里,而是眼前真真切切、看得见摸得着的富矿。正聊着,老全铲出的小路通到了人工冻土观测器面前,这是站里最后一项人工观测项目,而旁边矗立着自动冻土观测仪。观测器是一条深埋地下的长长管道,里面灌满蒸馏水,一条橡胶管浸在其中,一头连着一条拴在高杆上的长绳,老全每天要做的就是观察胶管冻结情况,记录数值并上传。在云空间里,人工观测数据会和自动观测数据进行比对,也许不久的将来,最后一项人工观测项目也将成为历史。

<strong>  电影春节档迎来开门红</strong>

  刚开始,老全和站里的一些老职工还不太理解,怎么还有人专程要把好好的仪器放在冰天雪地里挨冻呢?对接的研发中心经理助理张旭告诉他,这是为了验证气象观测装备在极寒环境下是否能正常持续运行,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优化改进。

  新华社北京1月28日电(记者叶昊鸣、樊曦)记者28日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了解到,2023年春节假期(1月21日至27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约2.26亿人次。

  还是西安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说得好,“不能让人来西安吃面,吃两口就没了”。当消费者花了大价钱没有吃好甚至没有吃饱,难免会有被“坑”之感。期待各地监管部门除了监管好明码标价,还要在价稳量足上做好监管功夫,而且要做好常态化监管,尽最大努力避免“一碗面‘毁’了一座城”之类事件重现。

  下半年以较理想的身体状态

颜幸志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