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双创汇”走进滁州 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产业升级

来源: 天眼新闻
2024-06-07 06:14:29

  中新网合肥6月5日电 (记者 张俊)滁菊干制技术、智能焊接机器人、智慧能耗监控云平台……近日,由安徽省科技厅打造的“双创汇”科技成果转化品牌活动在安徽省滁州市滁州学院举行,一系列创新产品和应用情景展示了科技如何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安徽“双创汇”活动聚焦安徽十大新兴产业和市县特色产业,精准挖掘企业技术需求,汇聚各类创新要素资源,旨在推动科学家创业与企业家创新,促进科技成果与企业技术需求的深度融合。活动中,滁州对外发布了新兴产业领域技术需求以及“满天星”人才招聘平台,并举行了校地、校企合作签约以及市级技术经理人聘任仪式。

  董家乐是滁州学院2015届毕业生,大学毕业后,他围绕技术开发、咨询、转让领域成立了一家科技公司。董家乐说,创业不仅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决心,而且离不开科技服务团队的专业支持,“双创汇”活动就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个专业的平台。滁州学院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李刚则结合实际工作,分享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心得。他认为,创业者要把科研做在产品上,把人才留在产业中。

  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执行总裁邹叔君表示,高校资源与地方在开展科技合作时,要积极推进赋权改革,包括简化科研成果登记程序、优化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容错机制等,以全面赋权科研人员和技术经理人。安徽省科技厅人工智能专班研究员赵辉表示,当前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创业者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要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赋能。

  目前,滁州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抢占新赛道、培育新优势,已经形成了以智能家电、先进装备、硅基材料等为支柱的产业。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滁州37个规模以上工业大类行业中,32个实现了增长,增长面达到86.5%;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3户,总数达到2713户,位居全省第二。(完)

  1月6日,光影艺术作品正式点亮整个黄桷坪涂鸦街,绚丽灯光秀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看。当日,第二届长江文化艺术周暨中国·重庆首届国际光影艺术节在九龙美术半岛举行。据介绍,第二届长江文化艺术周包含了光影艺术节、重庆市少儿美术作品展、江风戏剧集市、烟火生活集市等系列活动。

  反思潮席卷科技互联网行业。

  <strong>准备迎接“老朋友”</strong>

<img style="border: px solid #000000;"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01/06/288e828ecc5248f6bbd13f22fbde2580.jpg" alt="" />

  蒙化调也叫香堂调、土俚调,是彝族古老的民间曲调,千百年来一直在澜沧江边静静流淌着。曾在南涧县文化馆、县民族文化工作队工作的彝族艺人阿本枝在1984年参与了蒙化调的挖掘和保护,此次民歌大观上演唱的蒙化调就由他收集整理。阿本枝告诉记者,蒙化调的流行地域非常狭小,仅在澜沧江流域的大理州南涧县、巍山县以及普洱市景东县等地的一些彝族村庄中有蒙化调说唱形式。

  此次活动将借助中国数字文化集团与蓝色光标集团、美国Meta集团合作的国际网络购物平台,把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的洮砚,乡村生活中常见刺绣化身为七彩丹霞的文创书签,用麻线编织、耐磨透气的雅路人麻鞋,以及庆阳香包刺绣的乖萌兔子等数千件非遗作品呈现给更多海外用户,让其在浓郁的春节氛围中感受甘肃丰富多彩、极具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林映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