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提“质”致远 中国经济再获国际机构“信任票”

来源: 北京商报
2024-06-03 05:04:18

  央广财评|向“新”而行、提“质”致远 中国经济再获国际机构“信任票”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0%。不久前,多家国际机构也在发布的报告中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全年增速的预期,其中摩根士丹利从4.2%上调至4.8%,高盛从4.8%上调至5.0%,德意志银行从4.7%上调至5.2%。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从何而来?IMF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表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一季度GDP的强劲增长,以及近期推出的有关政策举措。

  从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数据的变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国际机构上调预期值背后的逻辑。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高质量发展任务,中国各地开年以来努力“拼经济”,为完成全年经济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济回升态势进一步巩固,多领域新动能加速成长。

  看投资——前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43401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9.7%、14.5%。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49.6%、10.2%;高技术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27.6%、19.9%。

  看外贸——前4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3.81万亿元,同比增长5.7%。出口竞争优势不断增强,前4月船舶、电动汽车、工程机械、体育用品出口增速较快,分别同比增长108.4%、28.3%、16.2%、13%。进口延续向好势头,前4月制造业中间品进口2.89万亿元,增长10%,占进口总值的比重达48.2%。

  看生产——前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比1-3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41个大 类行业中有36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16.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5.6%。

  在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中国依然是重要的增长引擎。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中国在2024年到2025年将贡献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增长的46%。美国彭博社预测,2024年到2029年中国在全球新增经济活动中的占比将达到21%左右。

  高质量发展要素不断积聚,持续吸引国际机构和跨国企业与中国“双向奔赴”。开年以来,跨国企业高管密集访华参加论坛会议、洽谈业务合作、考察投资环境、对接有关部门。一个个知名企业家来华的“热搜”背后,是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对中国发展前景的看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6805家,同比增长19.2%。

  此外,东北三省和京津冀地区常住人口在2022年都出现减少。辽宁省常住人口减少最多,为32.4万。而东北三省2022年常住人口总共减少86.08万。

  #马斯克将访问中国#【美媒:#马斯克本周末将访问中国# ,或在特斯拉工厂停留】4月8日,据彭博消息,据熟悉计划的不具名人士,马斯克将于周六起访问中国,并可能在上海的特斯拉工厂停留。马斯克此行将会同朱晓彤一起,本月朱晓彤被任命为特斯拉汽车业务高级副总裁。 特斯拉没有在非工作时间回复对马斯克访问的置评请求。

  “所谓人才房‘遇冷’,一部分原因是符合条件的市民虽然只能购买一套,可以在流程上申请多套,但更主要原因是可以购买的群体,存在一定门槛,所以没有想象的那么火爆。”严跃进说。

  李迅雷表示,确实需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要增加国家对居民部门的支持力度,切实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经济当中的比重,同时推进税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慈善事业,让人们能消费、敢消费。

  对于本轮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业内人士认为,是对2022年9月存款利率下调的延续。部分中小银行今年“开门红”期间阶段性上调了存款利率,现在只是将利率进行回调。

  马克龙在联合记者会上表示,在台湾问题上,他的立场“非常明确”,并明确表示自己的言论未引发白宫方面的反弹。马克龙称,法国和欧洲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一致,支持“维持现状”,“一个中国”政策没有改变,寻求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黄洁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